<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著繩的詩詞(74首)

    41 《烈女李三行》 元·胡天游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太山自言高,精衛銜石飛。
    朝見精衛飛,暮見精衛飛。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42 《遷秩之后閑居寫懷》 明·徐有貞

    生平謬擬作真儒,消得閑官只著書。
    微火厝薪猶自若,一繩維木欲何如。
    秋來忽動莼鱸興,夜夢時尋水竹居。
    行止由天不由己,臨風空復賦歸歟。

    43 《題韓任道寓軒》 宋·林宗放

    神作基,天作宇,架以虹霓鰲作柱。
    入窗秦云連楚雨,六合為鄰誰障堵。
    試問繩床供仰俯,是處江山子作主。
    云夢胸中著千古,明月清風左右取。
    客來問君此為寓,莫遣漆園漫無據。

    44 《游洞霄紀實》 宋·馬元演

    甲寅良月初,為拜帥垣檄。
    遍走三蕩所,村落怪荒寂。
    人謂白升里,杭邑才咫尺。
    杭有洞霄宮,神仙其窟宅。

    45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祖欽

    露地白牛黑黑,是處尋他不得。
    山青水綠,似有如無。
    眼見耳聞,依稀彷佛。
    全不顧時,蹄角卻在。

    46 《丙子仲冬紫閣寺聊句》 宋·蘇舜元

    白石太古水,蒼厓六月冰。
    昏明咫尺變,身世逗留增。
    橋與飛霞亂,人間獨鳥升。
    風泉冷相搏,樓閣暮逾澄。

    47 《秋千辭》 明·陳伯康

    梨花庭院香飄滿,架架秋千笑聲軟。
    紅妝共斗青春妍,長繩欲系白日短。
    掌中飛燕旋風斜,樓外綠珠墜落花。
    素娥弄蟾奔竊藥,秦女乘鸞初去家。

    48 《送少宗伯東渚楊公還朝》 明·馮惟健

    舟楫懷明主,笙歌慰遠征。
    蒲輪輝泰岱,龍節照淄澠。
    日月丹霄迥,蓬萊絳闕曾。
    上臺旋斗極,東海運鹍鵬。

    49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50 《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宋·蘇軾

    太平宮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樓觀大秦寺延生觀仙游潭十九日aa1歸作詩五百言以記凡所經歷者寄子由遠人罹水旱,王命釋俘囚。
    分縣傳明詔,循山得勝游。
    蕭條初出郭,曠蕩實消憂。
    薄暮來孤鎮,登臨憶武侯。

    51 《筠庵》 宋·楊萬里

    故老談李僊,晉日上寥廓。
    隨身無長物,止跨一只鶴。
    鶴本非胎生,古卯尚遺殼。
    千年石似堅,覆在鳳山腳。

    52 《對雪二首》 宋·宋祁

    縈叢著樹半瀟瀟,皓氣妍華混泬寥。
    為倚風流偏解舞,故藏朝晛未成消。
    玉繩四徹仙峰迥,銀界三千佛國遙。
    向曙紛紛殊未已,九門知有謝莊朝。

    53 《再和答為之》 宋·黃庭堅

    君勿嘲廣文,冱寒被絺葛。
    君勿嘲廣文,窮年飯粢糲。
    常恐俎豆予,與世充肴核。
    凡木不愿材,木折小枝泄。

    54 《聽宋宗儒摘阮歌》 宋·黃庭堅

    翰林尚書宋公子,文采風流今尚爾。
    自疑耆域是前身,囊中探丸起人死。
    貌如千歲枯松枝,落魄酒中無定止。
    得錢百萬送酒家,一笑不問今余幾。

    55 《六舅以詩來覓銅犀用長句持送舅氏學古之余復》 宋·黃庭堅

    海牛壓紙寫銀鉤,阿雅守之索自收。
    長防玩物敗兒性,得歸老成散百憂。
    先生古心冶金鐵,堂堂一角誰能折。
    兒言觳觫持贈誰,外家子云乃翁師。
    不著鼻繩袖兩手,古犀牛兒好看取。

    56 《奉留楚金長老》 宋·黃庭堅

    長安甚鬧不須驚,好與牛兒著鼻繩。
    方便把他悲愿滿,斬新然佛大明燈。

    57 《韓公閱古堂》 宋·歐陽修

    兵閑四十年,士不識金革。
    水旱數千里,民流誰墾辟。
    公初來視之,嘻此乃予責。
    將法多益辦,萬千由十百。

    58 《首尾吟》 宋·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樂事時。
    天道虧盈如橐籥,圣人言語似著龜。
    光陰去后繩難系,筋力衰時藥不醫。
    莫把閑愁伴殘照,堯夫非是愛吟詩。

    59 《禪僧福公寄惠牧牛圖答以問牛歌》 宋·張舜民

    訶訶訶,棲巖老法師,寄我牧牛頌。
    我是人間百歲人,今朝卻作嬰兒弄。

    60 《通判國博中齋詩》 宋·強至

    天下以中為大本,天地得中能自生。
    古之圣賢一用中,政刑禮樂萬事平。
    於戲后世中道喪,政分寬猛刑重輕。
    禮非儉陋則奢僭,樂不專一須鏘鏗。

    * 關于著繩的詩詞 描寫著繩的詩詞 帶有著繩的詩詞 包含著繩的古詩詞(7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