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著目的詩詞(374首)
322
《寄題荊南王君行牧齋》 宋·項安世
千斤黑牸將黃犢,八歲山童手堅竹。
呵牛行前童御之,坤艮為謙直初六。
夷山入地山已庫,微陰更在山之麓。
觀爻玩象謙復謙,不待占辭意先足。
326
《愛香亭》 宋·葉茵
有君子兮居滄波,芝闌之室未足多。
為香終日成癡絕,不著此亭如香何。
光風霽月湯心目,幸甚吳沈沾塍馥。
茲時消得為衣裳,對翁更把離騷讀。
328
《湘西行》 宋·趙汝鐩
吾嘗誦麓山盤紆句,又嘗誦深林玲瓏詩。
前有工部后吏部,拈出千古湘西奇。
扶藜游目逐蕭爽,捫蘿陟磴忘嶮巇。
杉檜搖空蛟虬舞,嶺壑翳霧猿猱悲。
329
《游東屯》 宋·鄧深
滿目燒畬險,那知此地偏。
一川通穩水,百頃著平田。
茅屋址猶在,草堂名自傳。
蠻歌晚來起,仍覺在天邊。
330
《己已登玉峰亭二首》 宋·杜范
杖藜無事歷危坡,一片清寒鏡面磨。
極目盡時知水闊,置身高處見秋多。
此時不著登山屐,到處還成測海螺。
遙想高人閑物外,故應不與世同波。
334
《贈綦大將軍》 宋·方回
先皇玉帶親解賜,加侑金錢千百億。
登時筑壇拜大將,隨意委禽聘賢室。
前茅出鎮萬貔貅,東南五湖天半壁。
鳳凰山下忽相逢,我舊聞名今面識。
335
《詩二首》 宋·方回
鸚鵡籠開彩索寬,一宵飛去為誰歡。
早知黠賊心腸別,肯作佳人面目看。
忍著衣裳辜舊主,便涂脂粉事新官。
丈夫能舉登科甲,可得妖雛膽不寒。
336
《春晴二首》 宋·郭印
春工又是一番新,滿目韶光欲醉人。
風喚鳴禽爭暖日,雨粘飛絮著香塵。
老來情緒元知別,酒后形神始覺親。
獨向小齋書咄咄,無端燕子往來頻。
339
《戲謝漕食豆粥》 宋·李復
石泉清甘出山麓,瓦釜貯泉烹豆粥。
太行苦霧朝塞門,相與持杯煖寒腹。
集仙學士著繡衣,瑞節前驅光照玉。
入境風生三十州,高廩臨邊溢紅粟。
340
《送丘寺丞》 宋·李覯
嗟予兀兀何施為,學無異意唯傳師。
嘗言先圣所述作,人事而已亡他岐。
安知步步有天道,繄我丘師能識之。
春秋下應三千歲,雅頌周流十二支。
* 關于著目的詩詞 描寫著目的詩詞 帶有著目的詩詞 包含著目的古詩詞(37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