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京城南,成均封茅屋。清晨屣履過,不顧車擊轂。時有江南生,能使多士服。同儕畏鋒銳,兄弟更馳逐。
治生非所長,兒女驚滿屋。作官又迂疏,不望載朱轂。因緣罣罪罟,未許即潛伏。空余讀書病,日與古人逐。
蘭臺大著作,族派共關西。南海分憂寄,東門敘解攜。離城衝臘雪,宿館聽晨雞。畫鷁江波遠,鳴騶嶺路迷。
十年天壤間,久矣聞公名。詞華少陵系,臭味修水甥。一著獬廌冠,讜論驚縱橫。九卿固美秩,不如偃專城。
三月二十七,春叢已半空。細草著露作團綠,落花擁溪相壓紅。南北游人歸未歸,日斜飛絮撩東風。
郡境時雖泰,江鄉臘已深。群情憂雪晚,精意喜天忱。夙駕才分禱,春空倏變陰。銀成佛氏界,瓊掩帝家林。
從來十八拍,笛里更清新。著處是淺笑,可人惟晚春。未扳紅簌,且揭碧鱗鱗。小雨為吾止,鵓鴣長自馴。
嫋嫋東門柳,重重小苑花。為誰須落子,著意莫藏鴉。
雨葉不自持,風花故入衣。飛花已無定,忍著惡風吹。
白發柳夫子,政是柳州孫。譚經能解頤,經綸出其門。彼美蒼梧士,紉服得蘭蓀。抽身朱墨間,初知儒者尊。報國直以人,不類一飯恩。山中多散材,著意采蟠根。
我與李侯初不熟,但聞弦歌政聲速。永川雞犬數山外,迄今語言猶可錄。向來官舍卜清疏,把酒橫琴僅容足。眼前可無起予者,故作斜川著行錄。
講柳談花,我從來口快,忺說他家。眼前見了,無限楚女吳娃。千停萬穩,較量來、終不如他。便做得,宮儀院體,歌談不帶煙花。
萬壑千巖秋欲闌,金商點綴破天慳。未須狂雨相將去,且索西風一笑還。香列酴醾檐萄右,清宜茅舍竹籬間。聞君畫柳為眉嫵,可復扶花上髻鬟。
水北柳六一,家傳擲卦靈。秋清演漁曲,春近著牛經。掩肆花竹秀,排門柑橘馨。應憐喜功者,虛要峴山銘。
頗聾早謝葛亮辟,少吃善著楊雄書。籬風索索苦瓠晚,山雨重重甘菊疎。今人相輕多匿笑,古人自許堪同調。咀芹嚼藻泮有宮,先生手提終化龍。
壯心十五亦狂顛,十五年來洗濯鮮。負郭元無三畝宅,浮家安有五湖船。焚香讀易謝來況,飲綠圍紅回長年。不是柳桃曾作惱,安知世味有妍憐。
何侯起膠庠,巋立諸老后。鹽酸空茂檜柏,驚秋笑蒲柳。平生經世心,短舞要長袖。白頭謁承明,彩闥炳郎宿。
千林春入花梢紅,空庭無樹來東風。手栽楊柳三尺許,芳意已在萌芽中。官居難期十年木,聊爾移根伴幽獨。雨催細葉相續生,眉峰為誰出修綠。
素發已垂領,故園猶未歸。鳥聲思磴道,柳色憶荊扉。嫩綠枝邊暗,殘紅葉底稀。幾多新乳燕,一一出巢飛。
桃李待日開,榮華照當年。東風動百物,草木盡欲言。枯枝無丑葉,涸水吐清泉。大力運天地,羲和無停鞭。
寫花抒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