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著回的詩詞(901首)

    161 《初與元九別后忽夢見之及寤而書適至兼寄桐花詩…此寄》 唐·白居易

    永壽寺中語,新昌坊北分。
    歸來數行淚,悲事不悲君。
    悠悠藍田路,自去無消息。
    計君食宿程,已過商山北。

    古文觀止山水游記詠物寓人抒憤

    162 《醉后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之贈兼簡張大賈二十四先輩昆季》 唐·白居易

    劉兄文高行孤立,十五年前名翕習。
    是時相遇在符離,我年二十君三十。
    得意忘年心跡親,寓居同縣日知聞。

    163 《燕子樓三首》 唐·白居易

    滿窗明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臥床。
    燕子樓中霜月夜,秋來只為一人長。
    鈿暈羅衫色似煙,幾回欲著即潸然。
    自從不舞霓裳曲,疊在空箱十一年。
    今春有客洛陽回,曾到尚書墓上來。
    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

    164 《殘暑招客》 唐·白居易

    云截山腰斷,風驅雨腳回。
    早陰江上散,殘熱日中來。
    卻取生衣著,重拈竹簟開。
    誰能淘晚熱,閑飲兩三杯。

    165 《殘暑招客》 唐·白居易

    云截山腰斷,風驅雨腳回。
    早陰江上散,殘熱日中來。
    卻取生衣著,重拈竹簟開。
    誰能淘晚熱,閑飲兩三杯。

    166 《草詞畢遇芍藥初開因詠小謝紅藥當階翻詩…偶成十六韻》 唐·白居易

    罷草紫泥詔,起吟紅藥詩。
    詞頭封送后,花口拆開時。
    坐對鉤簾久,行觀步履遲。
    兩三叢爛熳,十二葉參差。

    167 《霓裳羽衣舞歌》 唐·白居易

    我昔元和侍憲皇,曾陪內宴宴昭陽。
    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舞時寒食春風天,玉鉤欄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顏如玉,不著人間俗衣服。

    敘事音樂舞蹈

    168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 唐·白居易

    送春君何在,君在山陰署。
    憶我蘇杭時,春游亦多處。
    為君歌往事,豈敢辭勞慮。
    莫怪言語狂,須知酬答遽。

    寫人歌頌言志

    169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酬鄭侍御東陽春悶放懷追越游見寄》 唐·白居易

    君得嘉魚置賓席,樂如南有嘉魚時。
    勁氣森爽竹竿竦,妍文煥爛芙蓉披。
    載筆在幕名已重,補袞于朝官尚卑。

    170 《裴常侍以題薔薇架十八韻見示因廣為三十韻以和之》 唐·白居易

    托質依高架,攢花對小堂。
    晚開春去后,獨秀院中央。
    霽景朱明早,芳時白晝長。
    秾因天與色,麗共日爭光。

    171 《西樓獨立》 唐·白居易

    身著白衣頭似雪,時時醉立小樓中。
    路人回顧應相怪,十一年來見此翁。

    172 《御題國子監門》 唐·薛存誠

    宸翰符玄造,榮題國子門。
    筆鋒回日月,字勢動乾坤。
    檐下云光絕,梁間鵲影翻。
    張英圣莫擬,索靖妙難言。
    為著盤龍跡,能彰舞鳳蹲。
    更隨垂露像,常以沐皇恩。

    唐詩三百首寫鳥寓人抒懷生活哲理

    173 《扶病春亭》 唐·劉言史

    強梳稀發著綸巾,舍杖空行試病身。
    花間自欲裴回立,稚子牽衣不許人。

    174 《述夢詩四十韻》 唐·李德裕

    賦命誠非薄,良時幸已遭。
    君當堯舜日,官接鳳凰曹。
    目睇煙霄闊,心驚羽翼高。
    椅梧連鶴禁,壀堄接龍韜。

    175 《武功縣中作三十首(一作武功縣閑居)》 唐·姚合

    縣去帝城遠,為官與隱齊。
    馬隨山鹿放,雞雜野禽棲。
    繞舍惟藤架,侵階是藥畦。
    更師嵇叔夜,不擬作書題。

    176 《罷武功縣將入城》 唐·姚合

    乍拋衫笏覺身輕,依舊還稱學道名。
    欲泥山僧分屋住,羞從野老借牛耕。
    妻兒盡怕為逋客,親故相邀遣到城。

    177 《南湖》 唐·朱慶馀

    湖上微風小檻涼,翻翻菱荇滿回塘。
    野船著岸入春草,水鳥帶波飛夕陽。
    蘆葉有聲疑露雨,浪花無際似瀟湘。
    飄然蓬艇東歸客,盡日相看憶楚鄉。

    178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六首》 唐·雍陶

    水木夕陰冷,池塘秋意多。
    庭風吹故葉,階露凈寒莎。
    愁燕窺燈語,情人見月過。
    砧聲聽已別,蟲響復相和。

    179 《張好好詩》 唐·杜牧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來樂籍中。
    后一歲,公移鎮宣城,復置好好于宣城籍中。
    后二歲,為沈著作以雙鬟納之。
    后二歲,于洛陽東城重睹好好,感舊傷懷,故題詩贈之。

    女子

    180 《夜雨》 唐·杜牧

    九月三十日,雨聲如別秋。
    無端滿階葉,共白幾人頭。
    點滴侵寒夢,蕭騷著淡愁。
    漁歌聽不唱,蓑濕棹回舟。

    * 關于著回的詩詞 描寫著回的詩詞 帶有著回的詩詞 包含著回的古詩詞(90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