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著不任的詩詞(229首)
28
《上書乞再任沖佑》 宋·陸游
虯枝六尺藤,方屋九寸帽;人間無處著,山水歸寄傲。
耳中聞淵明,自我發未燥,高標不可揖,七十忽已到。
明窗置經龕,奧室養丹灶,雖云迫遲暮,要足平昔好。
悠然萬念空,快若河卷掃。
寄聲幔亭云,行拜散人號。
29
《和任頓田感舊敘懷》 宋·司馬光
結交英俊樂如何,風誼敦明寄詠歌。
自致青云今有幾,華為異物已居多。
櫝中本自沽良價,毫末安能滑至和。
鄰笛不堪頻嘆息,酒壚那得重經過。
年華易度窗塵影,人事難期海水波。
賢業著鞭猶可在,況君壯齒未蹉跎。
37
《諫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望國 一作:思國)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38
《太史公自序》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 關于著不任的詩詞 描寫著不任的詩詞 帶有著不任的詩詞 包含著不任的古詩詞(22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