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落驛的詩詞(388首)

    321 《次韻李秬靈山亭宴集寵戲之句》 宋·晁補之

    勝游誰繼竹林賢,峴首高情自邈然。
    寶剎千尋出天半,靈山三面落樽前。
    梅花摘得寧煩驛,桃葉呼來不用船。
    南楚何須說窮巷,且陪鈴合聽昆弦。

    322 《和宋永兄詠荔支用東坡刑字韻四首》 宋·黃公度

    枝頭血色萬年萍,錯落橫天粲彗星。
    昔日楊姬勞走驛,一時王姥欲俱刑。
    浪傳石蜜來他域,巧似珊瑚出漲溟。
    仙種世傳工益壽,飽嘗端勝衛生經。

    323 《送汪內相移鎮宣城》 宋·黃公度

    龍紀膺圖代,龜書出洛年。
    人文初炳煥,神化共回旋。
    大雅藩籬缺,諸儒門戶專。
    天將扶古道,岳始降名賢。

    324 《章運干和綠陰堂用韻為謝》 宋·黃公度

    工拙相懸幾驛亭,敢將沮洳敵東溟。
    百年事契心先許,千里神交眼倍青。
    嗜酒楊雄官拓落,耽詩杜甫瘦伶俜。
    何時握筆論今古,經苦勞君一啟扃。

    325 《瀘溝橋王昭儀見寄回文次韻》 宋·汪元量

    溝水瀘邊落木疏,舊家天遠寄來書。
    秋風冷驛宮行未,夜月虛窗客夢初。
    流雁斷鴻飛曠野,舞鸞離鶴別穹廬。
    裘貂醉盡一樽酒,愁散方知獨上車。

    326 《九江解舟順風追和張文潛》 宋·王之道

    朝來轉西風,天巧借吾便。
    解維湓江口,去若弦上箭。
    水光漾朝曦,過浪制驚電。
    周旋謝神貺,冠坐敢不變。

    327 《題宿松薤山寺》 宋·王之道

    小驛隳頹不見容,著鞭東走梵王宮。
    怪禽落日休相恐,五里松篁一徑通。

    328 《遣悶柬石末公》 明·劉基

    綠楊落盡白楊枯,坐石徒令歲月徂。
    尚想藩臣知患盜,豈期驛使似投巫。
    當時粳稻通遼海,今日風濤隔具區。
    豺獺可堪專節鉞,衣冠何以拔泥涂?

    329 《東湖晚眺》 明·楊基

    漚沒岸如無,涼多柳易枯。
    巫歸神廟靜,兵語驛亭孤。
    日落霞明渚,虹收雨暗湖。
    此時篷底坐,天盡是東吳。

    330 《天臺道中》 宋·夏竦

    驅馬天臺路,悠悠漸向晨。
    云開忽見寺,山盡偶逢人。
    細雨疏篁長,微煙古木春。
    行行遙驛道,落吹起輕塵。

    331 《唐賢岳廟題名》 宋·強至

    華岳金天廟,唐賢石闕題。
    姓名留篆刻,冠劍落耕犁。
    字體諸家雜,函封數驛齎。
    幾行猶壯觀,丞相討淮西。

    332 《寄江仲嘉》 宋·吳則禮

    憶昨南宮戰,騫騰實妙年。
    操戈萬人廢,受鎧百城連。
    器敵南溟大,姿逾白璧堅。
    一官聊負弩,四部合磨鉛。

    333 《謝公定所寶蕃客入朝圖貞觀中閻立本所作筆墨》 宋·李廌

    君不見燕然易水波桑乾,東連鴨綠西賀蘭。
    古來戰地骨成土,赤棘白草沙漫漫。
    漢筑朔方置上郡,晚歲欵塞惟呼韓。
    貞觀文皇力馴制,諸蕃君長充王官。

    334 《九日羅江旅情呈文孺》 宋·李新

    山程十驛策駑來,中路幾成興盡回。
    旅次白醪饒客醉,故園黃菊為誰開。
    漏長更箭遲翻鼓,生久燈花細落煤。
    不是學無經濟術,道書教我壯心灰。

    335 《將之滬南》 宋·馮時行

    幾年落魄劍南州,重入蠻鄉覓舊游。
    十驛出城難夙駕,一生浪跡愧虛舟。
    家留異縣懷親老,夢繞滄洲恐鬢秋。
    白馬鳴寒如何問,此身端復謝沈浮。

    336 《再和二首》 宋·吳芾

    一枝昨夜雪中開,報道江南春信回。
    自與東君私有約,不須驛使寄將來。
    風姿端是飛瓊侶,標格宜為弄玉媒。
    莫惜移尊來月下,要看疏影落金杯。

    337 《題戚仲騾綱圖》 宋·李洪

    北風吹雪飛千山,雪深山徑難往還。
    長林喬木斂秀色,層崖疊嶂雕蒼顏。
    山腹癡云結寒潤,山巔去天不盈寸。
    溪湍巖瀑爭喧豗,獸蹄鳥跡皆逃遁。

    338 《自田支鋪至楠木鋪偶成書楠木》 宋·趙蕃

    勿謂夷邦陋,深行亦或嘉。
    林空聞落葉,澗淺度枯槎。
    蓐食能支午,勞歌不致嗟。
    道邊惟驛舍,山后有人家。

    339 《靈巖》 宋·葉適

    穹窿右挽眉,天平左垂鬢。
    吳人宅沮洳,茲山抑其鎮。
    陡起為表著,突兀數尋仞。
    樛松頗堅瘦,立石乃榮潤。

    340 《送安少愚下第東歸》 宋·程公許

    去年游凌云,傳觀一篇書。
    問客誰所作,作者安少愚。
    少愚賓城人,萬里走東吳。
    憫俗日搶攘,正途欲芒蕪。

    * 關于落驛的詩詞 描寫落驛的詩詞 帶有落驛的詩詞 包含落驛的古詩詞(3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