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落足的詩詞(1587首)
642
《送高元善太守赴任杭州》 元·陳基
高侯別我錢塘去,雨暗江城秋欲暮。
憶從傾蓋楚公門,握手論交如有素。
羨君家世為牧守,出典方州人愛慕。
楚公賓客君最先,日把詩書佐神武。
643
《黃州道中》 元·張養潔
濯足常思萬里流,幾年塵跡意悠悠。
閑云一片不成雨,黃葉滿城都是秋。
落日斷鴻天外路,西風長笛水邊樓。
夢回已悟人間世,猶向邯鄲話舊游。
644
《念奴嬌 冬月》 元·洪希文
月華似水,正同云天氣,流光如爍。
冷氣射入寒瘁竦,走下深簾重幕。
十二瓊樓,三千玉斧,手凍恁誰斷。
乘鸞女子,為伊再三驚愕。
645
《游天池》 元·顧瑛
縈紆白云路,窈窕青山聯。
秋風吹客衣,逸興良翩翩。
捫蘿度絕壁,躡蹬窮層巔。
崖傾石欲落,樹斷云復連。
646
《題吳仲圭平遠圖》 明·鮑恂
蒼山遙遙幾千里,綠樹參差碧煙起。
雙帆忽從江上歸,影落斜陽濕秋水。
林陰蒼莽鳥不飛,石徑蹭蹬行人稀。
松根似可縛茅屋,沙尾亦足容漁磯。
647
《湖雁篇》 明·陳邦瞻
秋山落葉秋聲瑟,遠水浮天天一色。
日暮惟見平湖深,扁舟遙界天光碧。
此時南雁正為群,此際悲鳴斷續聞。
幾處凄酸叫涼月,數聲嘹亮破寒云。
648
《題林君復二帖用坡韻》 明·陳頎
我昔孤山訪遺躅,春暖西湖泛晴淥。
山頭草樹不荒涼,知是先生此埋玉。
念初茅廬結構完,長吏頻顧驚流俗。
就中薛李最忘形,湖上夜歸曾秉燭。
649
《短歌行》 明·董紀
山鳥日日喚提壺,勸君酒盡須更沽。
千金五花不足惜,莫計囊中錢有無。
人生百歲幾時好,大是愁多歡樂少。
朝見開花暮落花,昨日朱顏今日老。
為君起舞為君歌,當年不樂奈老何。
650
《贈劉草窗三十韻》 明·杜瓊
河圖一畫人文現,書畫已在羲皇時。
鳥跡科斗又繼作,象形取義日以孳。
肖形求賢在商世,書畫從茲分兩歧。
秦漢畫工可指數,筆跡已遠不可追。
651
《贈劉草窗三十韻》 明·杜瓊
河圖一畫人文現,書畫已在羲皇時。
鳥跡科斗又繼作,象形取義日以孳。
肖形求賢在商世,書畫從茲分兩歧。
秦漢畫工可指數,筆跡已遠不可追。
652
《送徐巢友還山》 明·葛一龍
吾廬在空山,戶牖白云滿。
有樹常謖謖,余花亦纂纂。
城市不可居,晝夜一何短。
賣藥掛驢背,行歌去人遠。
日落深澗中,洗足春泥暖。
653
《雹珠泉為劉丹厓作》 明·古春蘭公
老蛟夜嚼陰山冰,冰花碎作玻璃聲。
淵靈驚罔象走,一片青天落星斗。
金谷綠城春已空,湘竹紅淚啼秋風。
仙人剪冰不成雪,雹子累累水中結。
655
《靖安八詠》 明·古春蘭公
陳檜昔聞后庭花,今見禎明檜。
雙劍列雌雄,每與風雨會。
艮岳莫可移,夜挾驚霆壞。
至今左紐枝,老氣發光彩。
656
《夜雨嘆》 明·顧璘
朔風吹雨西北來,南山晝晦夜不開。
寒聲悲凄雜霰落,暮色黯慘兼云回。
仰窺箕斗不辨影,俯眺八極彌黃埃。
群雞啁啾登樹語,城角斷續余音哀。
657
《曉起》 明·管訥
真館曉晴初,官清遠塵俗。
怡然對簡編,庶矣忘榮辱。
遙峰擁歸云,高城淡微旭。
落盡冬青花,江南雨新足。
658
《讀瞿存齋剪燈新話作歌》 明·桂衡
山陽才人疇與侶,開口為今闔為古。
春以桃花染性情,秋將桂子熏言語。
感離撫遇心怦怦,道是無憑還有憑。
沉沉帳里晝吹笛,煦煦窗前宵剪燈。
659
《楸子樹》 明·郭登
窗前新栽楸子樹,去歲移自東君家。
根深土凍重莫致,挽以兩犍載一車。
方經旬日即蓓蕾,秋深結子如丹砂。
人言此特余氣耳,來歲未必能芬葩。
660
《呂梁硔》 明·胡翰
河水趨山東,四曠無險塞。
呂梁扼其沖,凜若萬強敵。
水勢與石斗,終古怒未息。
舟行齦腭間,眾挽不余力。
* 關于落足的詩詞 描寫落足的詩詞 帶有落足的詩詞 包含落足的古詩詞(158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