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落澗的詩詞(615首)

    401 《白水山佛跡巖(羅浮之東麓也,在惠州東北二》 宋·蘇軾

    何人守蓬萊,夜半失左股。
    浮山若鵬蹲,忽展垂天羽。
    根株互連絡,崖嶠爭吞吐。
    神工自爐鞲,融液相綴補。

    402 《虎丘寺》 宋·蘇軾

    入門無平田,石路穿細嶺。
    陰風生澗壑,古木翳潭井。
    湛盧誰復見,秋水光耿耿。
    鐵花秀巖壁,殺氣噤蛙黽。

    403 《游鶴林招隱二首》 宋·蘇軾

    郊原雨初霽,春物有馀妍。
    古寺滿修竹,深林聞杜鵑。
    睡馀柳花墮,目眩山櫻然。
    西窗有病客,危坐看香煙。

    404 《發廣州》 宋·蘇軾

    朝市日已遠,此身良自如。
    三杯軟飽后,(浙人謂飲酒為軟飽。
    )一枕黑甜余。
    (俗謂睡為黑甜。
    )蒲澗疏鐘外,黃灣落木初。
    天涯未覺遠,處處各樵漁。

    405 《司竹監燒葦園因召都巡檢柴貽勖左藏以其徒會》 宋·蘇軾

    官園刈葦留枯槎,深冬放火如紅霞。
    枯槎燒盡有根在,春雨一洗皆萌芽。
    黃狐老兔最狡捷,賣侮百獸常矜夸。
    年年此厄竟不悟,但愛蒙密爭來家。

    406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贈元素》 宋·蘇軾

    月缺霜濃細蕊乾,此花無屬桂堂仙。
    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
    破裓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
    愿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

    407 《過嶺寄子由三首?此詩第三首為子由作?》 宋·蘇軾

    七年來往我何堪,又試曹溪一勺甘。
    夢里似曾遷海外,醉中不覺到江南。
    波生濯足鳴空澗,霧繞征衣滴翠嵐。
    誰遣山雞忽驚起,半巖花雨落毿毿。

    408 《歐陽少師令賦所蓄石屏》 宋·蘇軾

    何人遺公石屏風,上有水墨希微蹤。
    不畫長林與巨植,獨畫峨嵋山西雪嶺上萬歲不老之孤松。
    崖崩澗絕可望不可到,孤煙落日相溟濛。
    含風偃蹇得真態,刻畫始信天有工。

    409 《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 宋·蘇軾

    俯仰東西閱數州,老于歧路豈伶優。
    初聞父老推謝令,旋見兒童迎細侯。
    政拙年年祈水旱,民勞處處避嘲謳。
    河吞巨野那容塞,盜入蒙山不易搜。

    410 《云龍山觀燒得云字》 宋·蘇軾

    丁女真水妃,寒山便火耘。
    隕霜知已殺,坯戶聽初焚。
    束缊方熠燿,敲石俄氤氳。
    落點甘泉烽,橫煙楚塞氛。

    411 《題王維畫》 宋·蘇軾

    摩詰本詞客,亦自名畫師。
    平生出入輞川上,鳥飛魚泳嫌人知。
    山光盎盎著眉睫,水聲活活流肝脾。
    行吟坐詠皆自見,飄然不作世俗辭。

    412 《天竺寺(并引)》 宋·蘇軾

    予年十二,先君自虔州歸,為予言:“近城山中天竺寺,有樂天親書詩云:一山門作兩山門,兩寺原従一寺分。
    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臺花發后臺見,上界鐘清下界聞。
    遙想吾師行道處,天香桂子落紛紛。

    413 《寄鄧道士(并引)》 宋·蘇軾

    羅浮山有野人,相傳葛稚川之隸也。
    鄧道士守安,山中有道者也,嘗于庵前見其足跡長二尺許。
    紹圣二年正月十日,予偶讀韋蘇州《寄全椒山中道士》詩云: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414 《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 宋·王安石

    澗水橫斜石路深,水源窮處有叢林。
    青鴛幾世開蘭若,黃鶴當年瑞卯金。
    敗壁數峰連粉墨,涼煙一穗起檀沈。
    十年親友半零落,回首舊游成古今。

    415 《招約之職方并示正甫書記》 宋·王安石

    往時江總宅,近在青溪曲。
    井滅非故桐,臺傾尚余竹。
    池塘三四月,菱蔓芙蕖馥。
    蒲柳亦競時,冥冥一川綠。

    416 《寄純甫》 宋·王安石

    塞上無花草,飄風急我歸。
    梢林聽澗落,卷土看云飛。
    想子當紅蕊,思家上翠微。
    江寒亦未已,好好著春衣。

    417 《東江》 宋·王安石

    東江木落水分洪,伐盡黃蘆洲渚空。
    南澗夕陽煙自起,西山漠漠有無中。

    418 《九井》 宋·王安石

    沿崖涉澗三十里,高下犖確無人耕。
    捫蘿挽蔦到山趾,仰見吹瀉何崢嶸。
    余聲投林欲風雨,末勢卷土猶溪阬。
    飛蟲凌兢走獸栗,霜雪夏落雷冬鳴。

    419 《次韻李器之編修靈石山萬歲藤歌》 宋·范成大

    君不見東林怪蔓之詩三百年,字如金繩鐵索相糾纏。
    不如李侯靈石句,筆陣壓倒長城堅。
    藤陰詩律兩秀發,此段奇事今無前。
    吾聞草木未有不黃落,雨荒霜倒相後先。

    420 《十月朔客建業,不得與兄弟上冢之列,悲感成》 宋·范成大

    歲已看成暮,身今未得歸。
    風塵孤淚盡,霜露寸心違。
    南澗新流水,西山舊落暉。
    煙松應好在,宿草定成非。
    逝水方東去,浮云浪北飛。
    危魂先自斷,不待更沾衣。

    * 關于落澗的詩詞 描寫落澗的詩詞 帶有落澗的詩詞 包含落澗的古詩詞(61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