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落烏的詩詞(946首)

    681 《仙巖金仙閣》 宋·白玉蟾

    寒煙瑣斷梵王家,一篆博山飛冷蛇。
    滿天秋雨落瓊花,清溪漲綠浸平沙。
    老松壓石巖爭聳,青蘿拽樹牽云遮。
    竹根倒出烏翅斜,夜半寒風攪宿鴉。
    木魚喚粥蝴蝶醒,巖頭殘月沉丹井。

    682 《送張大師》 宋·白玉蟾

    自從汝離武夷來,險阻艱難歷幾回。
    江左旅中連值雨,春深路上滑成苔。
    烏啼花片落流水,風慘猿聲嘯古臺。
    舉眼四山如壁立,教君歸去也心灰。

    683 《三華院還丹詩》 宋·白玉蟾

    絳宮無事絕塵埃,坎虎離龍戰幾回。
    白雪飛空鉛蘂綻,黃云覆鼎汞花開。
    龜蛇抱一成丹藥,烏兔凝真結望胎。
    夜半瀛洲寒月落,冷風吹鶴上蓬萊。

    684 《大道歌》 宋·白玉蟾

    烏飛金,兔走玉,三界一粒粟。
    山河大地幾年塵,陰陽顛倒入玄谷。

    685 《燈花聯句》 宋·白玉蟾

    青燈知有喜,花發滿堂紅。
    寶餅攢金蟻,瓊釵綴玉蟲。
    根非滋夜雨,蘂綻春風。
    照破乾坤事,能攘日月功。

    686 《贈陶琴師》 宋·白玉蟾

    一雨濯旱秋滴滴,西風吹破蒼苔色。
    松壇月冷夜三更,烏鵲無聲露華白。
    鰲宮飲散酒杯空,萬籟蕭騷天變黑。
    惠然為我鼓長琴,聲里胡笳十八拍。

    687 《夜闌》 宋·白玉蟾

    試問今宵月,今夕何爽約。
    遂令山中人,倚戶守寂寞。
    上界足官府,天門有關鑰。
    云鎖烏鵲橋,風把鳳凰閣。

    688 《中秋月二首》 宋·白玉蟾

    錢唐江上雪飛花,人在天邊泛海槎。
    烏鵲一聲星斗落,姮娥梳洗去誰家。

    689 《至和雜書五首·八月十二日》 宋·蔡襄

    高樓中天月色凈,玉山禾熟秋云映。
    草邊水際見流螢,流螢獨自尋香徑。
    稜層雁塔掛千燈,密意雖通語還并。
    城上驚烏飛復啼,落泊無依終不定。
    欲下長橋夜漏深,燈臺飄灺青梧陰。
    仙人若也乘鸞去,彩霧千重何處尋。

    690 《至和雜書五首·八月二日》 宋·蔡襄

    濃云瞥過雙鳳飛,清顏照射朝日輝。
    畫船南畔煙成陣,鮮荷掩護仙銖衣。
    凝魂杳眇不知處,酒醺香破驚新知。
    一聲入耳醉人骨,天容牢落星點稀。

    691 《周五聲調曲 征調曲 六》 南北朝·庾信

    正陽和氣萬類繁。
    君王道合天地尊。
    黎人耕植于義圃。
    君子翶翔于禮園。

    692 《預麟趾殿校書和劉儀同詩》 南北朝·庾信

    止戈興禮樂。
    修文盛典謨。
    壁開金石篆。
    河浮云霧圖。

    693 《和炅法師游昆明池詩 二》 南北朝·庾信

    秋光麗晚天。
    鹢舸泛中川。
    密菱障浴鳥。
    高荷沒釣船。
    碎珠縈斷菊。
    殘絲繞折蓮。
    落花催斗酒。
    棲烏送一弦。

    694 《和關彥遠秋風吹我衣》 宋·晁補之

    海中群魚化黃雀,林烏移巢避歲惡。
    鄴王城上秋風驚,昔時城中鄴王第。
    只今蔓草無人行,但見黃河咆哮奔碣石,秋風吹灘起沙礫。

    695 《赴廣陵道中三首》 宋·晁補之

    楊柳青青欲哺烏,一春風雨暗隋渠。
    落帆未覺揚州遠,已喜淮陰見白魚。

    696 《苕霅行和于潛令毛國華》 宋·晁補之

    苕溪清,霅溪綠。
    溪水灣環繞天目,山間古邑三百家。
    日出隔溪聞打衙,長官長髯帽烏紗。
    不曾執板謁大尹,醉臥紫蘭花影斜。

    697 《同魯直文潛飲刑部杜君章家次封丘杜觀仲韻》 宋·晁補之

    廷尉風流才絕塵,最憐高髻歌陽春。
    兩鬟亦解倚瑟語,催送花前紅袖舞。
    黃張翰墨海內名,席上生風清夏宇。
    封丘自倚筆勢豪,不怕當筵賦鸚鵡。

    698 《徑山》 宋·晁補之

    盤崖繞壑步步高,仆痡馬乏游人勞。
    五峰崛起干云霄,眾山奔走爭來朝。
    我行直欲犯星杓,意徹絕頂才山腰。
    松間鳥語如我招,仰見白塔當林梢。

    699 《出都寄二蘇》 宋·毛滂

    近年好語開蹙額,廊廟主人還稷契。
    諸葛亮公彙進民所懷,械必提之右乃挈。
    善隨類舉皆可觀,

    700 《歐陽公所蓄石屏》 宋·蘇轍

    石中枯木雙扶疏,粲然脈理通肌膚。
    剖開左右兩相屬,細看不見毫發殊。
    老樗剝落但存骨,病松憔悴空留須。
    丘陵迤邐山麓近,云煙澹ъ風雨余。

    * 關于落烏的詩詞 描寫落烏的詩詞 帶有落烏的詩詞 包含落烏的古詩詞(94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