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菰煙的詩詞(151首)

    121 《姑蘇雜詠 松江亭(在吳江垂虹橋上)》 明·高啟

    泊舟登危亭,江風墮輕幘。
    空明入遠眺,天水如不隔。
    日落震澤浦,潮來松陵驛。
    綿綿洲溆平,莽莽葭菼積。

    122 《松江》 唐·趙嘏

    松江菰葉正芳繁,張翰逢秋憶故園。
    千里帆遮館娃寺,一川風暖采香村。
    潮聲漸遇仙人宅,鶴市曾迷子夜魂。
    我有五湖煙艇在,不堪殘日動征鞍。

    123 《過友人溪居》 宋·文同

    籬巷接菰蒲,閑扉掩自娛。
    水蟲行插岸,林鳥過提壺。
    白浪搖秋艇,青煙蓋晚廚。
    主人夸野飯,為我煮新蘆。

    124 《唐何循吏廟》 宋·洪咨夔

    阿姉云鬒融翠翹,主翁縞發明金貂。
    軍功告身博一粲,嬖奴銅綬華臀腰。
    有民有社桔柏渚,腥風怪電騰炎熛。
    望青采木起生廟,奴主分席城狐驕。

    125 《余赴官宮庠與道祖通判久聚乍散每有懷想作詩》 宋·葛立方

    初拜清揚日,菰城荻始芽。
    家聲璜出渭,駿氣馬生洼。
    博識該三篋,宏才記五車。
    商明挈日月,文彩炫云霞。

    126 《雨作妨登山》 宋·劉過

    莫笑林宗折角巾,雨師堅壁助愁城。
    菰蒲乍冷橫煙淡,鷗路驚秋立水輕。
    山勢欲窮猶有路,溪流似斷又聞聲。
    好懷聊擬攜筇去,政愜農夫荷笠耕。

    127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128 《發衡州(一本題作《白發》)》 明·楊基

    五日白一發,十日皺一膚。
    人生冰雪容,終作靴紋粗。
    今朝清鏡中,已與昨日殊。
    不憂須眉蒼,但恐皮肉枯。

    129 《題宋周曾秋塘圖(有序)》 明·楊基

    右宋周曾《秋塘圖》一卷,前元皇姊大長公主所藏也。
    前有皇姊圖書印記,后有集賢翰林諸詞臣奉皇姊教旨所題
    ,自大學士趙世延、王約而下凡十六人。
    時鄧文原、袁伯長俱為直學士,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師,

    130 《和陶淵明歸田園居六詩》 宋·陳造

    一室類蜂房,為食來窮山。
    僅救饑火煎,跋履恐雕年。
    平生丘壑念,回首魚脫淵。
    鄉居何許家,菰茭滿中田。

    131 《題劉明府所藏秋江欲雨圖》 宋·陳造

    墨云含雨江空蒙,島嶼細瑣連煙空。
    我家茆屋菰葦叢,卷蓑背笠隨漁翁。
    展掩倍覺心神融,緬想慘澹經營中。
    王孫玉面食肉相,萬里山川入遐想。

    132 《登冥山》 宋·陳師道

    東山如覆盆,石塔仍數層。
    昔人行樂處,時過名不稱。
    秋風變草木,樵徑余薪蒸。
    四顧一水間,不復知淄澠。

    133 《春月閱報成詩寄呈方漕信儒孚若》 宋·王邁

    邊耗遽如許,廟謨先定無。
    書生良不武。
    夜半說長吁。
    關與表余幾,山陽援正孤。

    134 《感懷》 宋·方岳

    拄入風煙更一層,瘦藤對倚玉崚嶒。
    左花右竹自昭穆,春鶴秋猿相友朋。
    五畝園為終老計,半間云住在家僧。
    蹲鴟生奶菰如臂,莫道山翁百不能。

    135 《趙玉汝自作戲墨見寄各題六言其上·鷺鷥》 宋·方岳

    雪以一江煙水,風乎兩岸菰薄。
    但得魚磯無恙,曲肱之外何須。

    136 《己卯春過西湖》 宋·何夢桂

    世春誰家屋上烏,重來猶認舊西湖。
    風簾隔岸自高下,煙寺前山半有無。
    野水菰蒲飛屬玉,夕陽欄檻喚提壺。
    十年不記梅花夢,試向孤山問老逋。

    137 《黃渚舟中》 宋·仇遠

    夕晴殊可喜,小作川原游。
    水岸菰蔣合,野田鴻雁留。
    云煙易得晚,城市那知秋。
    落葉塞破屋,逃亡令我愁。

    138 《王若水為畫秋江眾禽圖》 明·袁凱

    錢唐王宰心思長,欲與造化爭毫芒。
    下筆百鳥相趨蹌,前身豈是孤鳳凰。
    江頭芙蓉花正開,花下細浪亦縈回。
    敔鵝貼貼天際來,雄雌相隨氣和諧。

    139 《塘上遇雨》 宋·項安世

    雨入湖心路,煙昏酒市樓。
    驚飛花鴨鬧,癡立白鵝愁。
    菰葉如相倚,楊枝不自由。
    猛思拋轎板,渾欲上漁舟。

    140 《苕溪僧妙詢于其所居凈域開小軒楚僧舉季若為》 宋·王铚

    一性本為明,返為群物迷。
    境凈皆徑山,心清即苕溪。
    啟扉迥臨湖,湖寬覺天低。
    花木春艷艷,松竹涼凄凄。

    * 關于菰煙的詩詞 描寫菰煙的詩詞 帶有菰煙的詩詞 包含菰煙的古詩詞(15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