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蓮的詩詞(859首)

    81 石》 唐·白居易

    青石一兩片,白三四枝。
    寄將東洛去,心與物相隨。
    石倚風前樹,栽月下池。
    遙知安置處,預想發榮時。
    領郡來何遠,還鄉去已遲。
    莫言千里別,歲晚有心期。

    離愁思念

    82 《操曲》 唐·何希堯

    浮處水粼粼,風外香生襪底塵。
    荷葉荷裙相映色,聞歌不見采人。

    83 《永樂殷堯藩明府縣池嘉詠》 唐·雍陶

    青蘋白石匝塘,水里開帶瑞光。
    露濕紅芳雙朵重,風飄綠蒂一枝長。
    同心梔子徒夸艷,合穗嘉禾豈解香。
    不獨豐祥先有應,更宜花縣對潘郎。

    84 《張靜婉采歌》 唐·溫庭筠

    蘭膏墜發紅玉春,燕釵拖頸拋盤云。
    城邊楊柳向嬌晚,門前溝水波粼粼。
    麒麟公子朝天客,珂馬珰珰度春陌。

    85 塘驛》 唐·羅隱

    塘館東初日明,塘館西行人行。
    隔林啼鳥似相應,當路好花疑有情。
    一夢不須追往事,數杯猶可慰勞生。
    莫言來去只如此,君看鬢邊霜幾莖。

    86 《鎖燈》 唐·史鳳

    燈鎖花花照罍,翠鈿同醉楚臺巍。
    殘灰剔罷攜纖手,也勝金送轍回。

    87 《采曲》 宋·俞桂

    朝露濕妾衣,暮霞耀妾矚。
    一葉小如瓜,去住無拘束。
    兀棹歌采菱,襲襲薰風足。
    蘆葉映港清,捉對鴛鴦浴。
    中有苦心,欲折手還曲。
    恐傷藕,藕斷絲難續。

    88 《采曲》 宋·釋文珦

    惟采花,不敢采子。
    其中有苦意,與妾心相似。

    89 《白堂》 宋·孫邦

    大智西歸不肯回,只今社喜重開。
    會中獨有遺民在,十五年間兩度來。
    心地白俱有種,要須功德水方開。
    因師一語千花現,人各始知來處來。

    90 《采曲》 宋·徐集孫

    朝露濕妾衣,暮霞耀妾矚。
    一葉小如瓜。
    去住無拘束。
    兀棹歌采菱,襲襲薰風足。
    蘆葉映港清,捉對鴛鴦浴。
    中有苦心,欲折手還曲。
    恐傷藕,藕斷絲難續。

    91 《東湖生雙花守者為郡齋獻館賓黃云夫有詩述》 宋·許景迂

    王業根本在豳岐,郡國千萬分柯枝。
    使君駟馬列一馬馳三臺瑞應天為之。
    視吏輿臺民如子,不煩頤指而氣使。

    92 《采曲》 宋·俞君宣

    小姨學采,兩腕白于雪。
    花色妬緗裙,瓣瓣紅如血。
    西鄰小姑亦采,隔岸徒聞語笑喧。
    從來不相識,相呼好并船。

    93 《采曲》 明·胡侍

    棹謳宛轉發中川,隊隊紅妝競采
    欲就前溪問名姓,花當住木蘭船。

    94 《石城曲題采圖》 明·陸師道

    秦淮水綠芙蓉明,玄武湖邊煙艇橫。
    香風翠袖暮云亂,落日新妝紅浪驚。
    城隅濠曲歌聲起,卻寄愁心棹謳里。
    恨不相攜桃葉渡,心知同在長干住。

    95 《橫塘采詞》 明·吳文泰

    度橫塘,荷花遠近香。
    花間擘子,多半是空房。

    96 《采曲》 明·熊卓

    復采,盈盈水中路。
    鴛鴦觸葉飛,卸下團團露。

    97 《采曲和朱秦仲》 明·張宣

    吳娃蕩蘭槳,采戲綠波。
    苦心留翠房,低頭避高荷。
    不得藕,刺傷將奈何。
    涼風動影扇,因之發陽阿。

    98 《采曲》 明·趙瑗妾

    南湖采女,日日南湖歸。
    淺渚子滿,深潭荷葉稀。
    蕩槳嬌無力,水濺越羅衣。
    無心卻回棹,貪看鴛鴦飛。

    99 《秦淮別怨詩贈期生》 明·鄭如英

    秦淮二月新柳黃,折柳貽人人斷腸。
    可憐裊裊秦淮柳,今朝又上離人手。
    離人手把柔條看,柔腸低拂紫騮鞍。
    紫騮欲嘶人落淚,誰當此際猶能醉。

    100 《采曲》 明·鄭淵

    梧桐轉階月如水,滿地瑤華鋪不起。
    誰家玉簫吹畫樓,不管洛陽春色愁。
    吳姬蹈歌楚女舞,羅帶同心結飛組。
    不采菂中薏,見人但道心苦。
    鯉魚吹風紅葉秋,獨持明月上蘭舟。
    巴陵去去三千里,情與白波天外流。

    * 關于蓮的詩詞 描寫蓮的詩詞 帶有蓮的詩詞 包含蓮的古詩詞(8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