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蓮衣的詩詞(557首)
522
《夜賦》 宋·張镃
月黑林間亦自奇,蓮花兩朵白如衣。
初疑野鷺池中立,試拍欄干嚇不飛。
524
《秋深》 宋·王镃
風露損衣據,秋深懷故廬。
仆方談夜夢,客至得家書。
子黑石蓮老,柿紅霜葉疏。
今年籬下菊,遙憶少人鋤。
525
《寓龍虎山示張煉師》 宋·王镃
蓮盂送別萬峰云,龍虎山前過小春。
草履慣穿枯嶺葉,布衣猶帶舊京塵。
氈寒不見游仙夢,路遠誰憐倦客貧。
東望海門歸未得,北風吹雪滿唐巾。
526
《荷葉》 宋·艾性夫
愛蓮盡愛花,而我獨愛葉。
水仙翦圓碧,萬柄相倚疊。
風掀翠釜舉,露浥鮫珠曄。
不必滿川紅,香氣自薰浹。
528
《敘趙守備學釋菜會馂》 宋·陳淳
嘉定四年日在房,趙侯來守南清漳。
下車百事所未遑,先務化原修泮宮。
發帑市材鳩眾工,改偏易陋規模洪。
大門復舊正當陽,直挹名第真仙峰。
529
《同林潘二先生登舟》 宋·陳宓
何日長橋一酒船,簑衣擺盡世間緣。
乘風弄笛多蓮夏,吹火烹鱸欲雪天。
山際煙云來有底,湖中風月浩無邊。
細看造化渾無老,只有朱顏易得年。
530
《荷》 宋·鄧深
蓮未開時香在葉,他花縱好葉無香。
制衣未入騷人手,象鼻何妨吸酒光。
531
《送戴帥初信州教授》 宋·方回
伏羲之后幾萬年,堯舜八圣孟一賢。
誰學其學傳其傳,□明簡氣生戴先。
上庠文聲撐青天,高揭蘭闈十名前。
□□只字宮商宣,豈但場屋著祖鞭。
532
《贈江東李提學》 宋·方回
小難和氣如三春,大難色瑩清無塵。
小難作詩到對處,大難更自髯絕倫。
天憐今年窮已極,稍慰蒹葭霜露身。
惡風劇雪走千里,一識頓有兩玉人。
533
《七月十日有感》 宋·方回
十年前此日,視篆上嚴州。
借服初金佩,峨冠尚黑頭。
乾坤誰失馭,江海已橫流。
保土雖無恙,忘家弗自謀。
534
《月夜次修竹韻》 宋·黃庚
行李擔書一鶴隨,蓮香簾幕政聲馳。
山川太史九州記,桑稼豳風七月詩。
如晦箕裘傳相種,少陵衣缽付孫枝。
謀身儒術誰云拙,堯舜君民正此時。
535
《孝感堂》 宋·李處權
孝為百行本,儒訓存六經。
未有仁而遺,禮宜權重輕。
哀嚴以事死,敬樂以事生。
豈徒天性得,乃見人道成。
536
《浴罷》 宋·李處權
泉湯瀹膚垢如失,振衣坐覺神充實。
挹其寒冽事清盥,三嚥逾甘過飴蜜。
華清之池故有名,玉蓮出水香霧生。
可憐婦子汗猶濕,已聞伐鼓漁陽聲。
我思行吟澤畔者,夢想滄浪歸濯纓。
537
《溫泉行》 宋·李復
驪山鴻蒙凝白煙,山根陰火煮玉泉。
陰靈炎炎燃礜石,石焰不滅何千年。
珠閣縹緲飛鳳來,素衣仙人坐高臺。
臺前香引流水出,白玉蓮花九葉開。
538
《夏雨》 宋·陸文圭
仲夏井泉溢,雨聲集虛堂。
銀竹演高檐,靜聽何浪浪。
蓮棄不受水,盤珠走低昂。
溽潤逼衣敵,縫我新葛裳。
540
《寄山中友人》 宋·釋文珦
清修二師持遠徒,麻衣草座深山居。
心如蓮花不著水,身似孤云行太虛。
記得茅堂明月夕,同汲寒泉煮白石。
多年不見擬相尋,秋風落葉迷行跡。
* 關于蓮衣的詩詞 描寫蓮衣的詩詞 帶有蓮衣的詩詞 包含蓮衣的古詩詞(55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