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莫憂的詩詞(1019首)

    781 《寄潭州張蕓叟二首》 宋·陳師道

    湖嶺一都會,西南更上游。
    秋盤堆鴨腳,春味薦貓頭。
    宣室來何暮,蒸池得借留。
    孰知為郡樂,莫作越鄉憂。

    782 《送杜侍御純陜西轉運》 宋·陳師道

    饋糧千里古無策,木牛流馬功不極。
    邊頭數米換黃金,將軍汗馬未伏櫪。
    黠羌人面作胡語,鳥雀貪生爾如許。
    熊虎可避蝱可驅,覆巢熏穴意何如。

    783 《次韻蘇公涉潁》 宋·陳師道

    沖風不成寒,脫木還自奇。
    坐看白日晚,起行清潁湄。
    三穴未為得,一舟不作癡。
    路暗鳥遺音,江清魚弄姿。

    784 《寄邢和叔》 宋·陳師道

    昔作梁宋游,幽憂廢朝昏。
    閉門無往還,不厭兒女喧。
    隔墻聞剝啄,暮夜誰扣門。
    知是邢夫子,低回過高軒。

    785 《寄晁說之》 宋·陳師道

    閱世真難記,如君自不忘。
    尚於書太簡,正以懶相妨。
    與有還家樂,終無郤老方。
    莫須憂潦倒,未許細商量。

    786 《謝傅監》 宋·陳師道

    好士如好色,昔聞今則無。
    平生席為門,未識長者車。
    曠士慕林谷,羈人辱泥涂。
    愿為執鞭役,莫順下風趨。

    787 《送杭州使君蘇內相先生某用先生舊詩方丈仙人》 宋·李廌

    先生如蓍龜,萬事可告猶。
    勛業輕黃屋,得賢方解憂。
    念昔匯征日,民瘼庶有瘳。
    莫賦歸去來,袞衣或能留。

    788 《和李端叔大夫從參寥子游許昌西湖十絕》 宋·李廌

    股大如腰立已憂,不須登閣始三休。
    道人尊足元無病,莫取形骸向里求。

    789 《和楊元忠主簿觀魚》 宋·李廌

    輕瀾沔滿帶維舟,新雨群魚藻際浮。
    既亦非知梁上樂,敢嗟彼有釜中憂。
    漢江水濁斑衣獺,楚岸煙深雪色鷗。
    未作金鰲莫驚惕,月澄清海漫如鉤。

    790 《聞角嘆》 宋·李廌

    晚角吟,聲正悲。
    嗟爾行道遲遲兮中心有違,女心憂傷之人未歸。
    臨岐滿掬淚,輕埃變污泥,壯夫安爾為。

    791 《次韻答張誾張閣見寄》 宋·李廌

    我思佳人在何許,太行之陽濟川上。
    結茆賦詩臨清流,我情搖搖日西向。
    盤谷秋來陰復晴,谷口與誰來耦耕。
    賣刀買犢便能爾,功名付之勃與平。

    792 《良嗣以予生朝將至以古賦一首為壽作三絕與這》 宋·鄭剛中

    乾坤高厚愛無偏,罪大其如未許憐。
    莫向歲時加念我,共須憂畏補前愆。

    793 《次韻林仲和筠莊》 宋·李彌遜

    莫解忘憂不數萱,長镵斸雨護云根。
    采薇勁節於今在,知是夷齊幾世孫。

    794 《次韻葉觀文游鼓山》 宋·李彌遜

    謝公憂民馀,妙語繼兩禪。
    茲游瞰滄溟,宛在一葉蓮。
    木密虛可步,石立高莫緣。
    從來看山眼,一洗俱茫然。

    795 《謹次第三章》 宋·鄧肅

    海角誰能寫客憂,童顏鶴發顧崇丘。
    風流君似東山謝,勛業余慚赤壁周。
    落筆敢陪風雨疾,扶筇時共水云游。
    明朝卻羨先生去,萬頃煙波醉莫愁。

    796 《寄魏相之》 宋·馮時行

    胡塵漲中州,大雅欲陵替。
    遮眼惟甲兵,開口無丁字。
    君從何方來,落落清廟器。
    豈覓佳吏部,惠然枉輪駟。

    797 《青苔篇》 宋·曹勛

    陵陸變滄海,復作清淺流。
    扶疎蕊淵桂,先驚蒲柳秋。
    姑蘇臺未乾,坐見麋鹿游。
    秦皇正游覽,黃屋指沙丘。

    798 《孫倅書尾附二詩》 宋·曹勛

    已作驚禽不擇柯,異鄉那復困風波。
    別來莫訝書凄惻,憂患艱難我最多。

    799 《送表弟丘彥澤失官之潮》 宋·曹勛

    此身江海一浮漚,遇坎乘流莫預謀。
    萊子奉親真是樂,塞翁失馬定無憂。
    關山照眼長安近,裘褐生香鱷水秋。
    隱忍功名丈夫事,行知富貴自相求。

    800 《和仲固春日村居即事十二絕》 宋·胡寅

    似聞寂寂帶經鋤,老圃何知莫問渠。
    況是漢陰機事息,豈憂芳草翳嘉蔬。

    * 關于莫憂的詩詞 描寫莫憂的詩詞 帶有莫憂的詩詞 包含莫憂的古詩詞(10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