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莫如流的詩詞(1010首)

    81 《和曾退如見懷》 明·雷思霈

    入朝歸野不同時,薊北江南總系思。
    郭有青山看竹好,門臨流水得魚遲。
    君游何處多題句,我到懸崖半寫碑。
    終日借書兼借畫,莫將瓻字讀成癡。

    82 《如夢令·手種堂前桃李》 宋·蘇軾

    手種堂前桃李。
    無限綠陰青子。
    簾外百舌兒,驚起五更春睡。
    居士。
    居士。
    莫望小橋流水。

    83 《別東武流杯》 宋·蘇軾

    莫笑官居如傳舍,故應人世等浮云。
    百年父老知誰在,惟有雙松識使君。

    84 《太虛以黃樓賦見寄作詩為謝》 宋·蘇軾

    我在黃樓上,欲作黃樓詩。
    忽得故人書,中有黃樓詞。
    黃樓高十丈,下建五丈旗。
    楚山以為城,泗水以為池。

    85 《九月十五日,邇英講《論語,終篇,賜執政講》 宋·蘇軾

    繡裳畫袞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戲。
    日高黃繖下西清,風動槐龍舞交翠。
    壁中蠹簡今千年,漆書科斗光射天。
    諸儒不復憂吻燥,東宮賜酒如流泉。

    86 《過華夫書屋》 宋·晏殊

    西齊輝赫亙山隅,嘉致清風世莫如。
    鄉黨名流依絳帳,煙蘿幽境似仙居。
    趨庭子弟皆攀桂,彈鋏賓朋總食魚。
    汗簡傳經亞鄒魯,粉牌留詠盡嚴徐。

    87 《長安送李堯夫同年》 宋·司馬光

    昔歲瓊林花氣曛,今翰長樂柳梢春。
    事隨流水滔滔度,鬢結繁霜戢戢新。
    世路飽諳都是夢,人生可貴莫如身。
    會須筑室臨清洛,相與攜筇戴葛巾。

    88 《寒食梨花小飲》 宋·蔡襄

    江南寒薄春嘗早,花卉入春先自老。
    嗟予衰病不及時,出見池園半青草。
    縱有余葩在葉間,行看落片隨風掃。
    尋春已過索寞歸,重憶歡娛耿懷抱。

    89 《自蒲赴湖早行作》 宋·晁補之

    小隱幽情薄宦身,五更騎馬壽安塵。
    春如流水行隨客,曉與青山氣逼人。
    報國丹心千載事,對花霜鬢一番新。
    秦吳絕域從來恨,我已能知莫問津。

    90 《和秦壽之喜雨》 宋·王之道

    云峰擁棱層,不動若頑石。
    追涼困無所,何當日云夕。
    揮箑汗如流,欲臥莫安席。
    云頭從北來,微風動疏荻。

    91 《和澤民二首》 宋·吳芾

    歸心已動不容留,多謝君恩許退休。
    雖喜溪山歸似舊,卻驚歲月去如流。
    門前已是開三徑,湖上何妨具一舟。
    莫道此時無伴侶,得公足可共遨游。

    92 《謝錢參惠驢》 宋·吳芾

    白發衰翁七十余,尚勞軫記特馳書。
    知無仙骨能騎鶴,喜有殘骸可跨驢。
    廐下分來齊駿駟,林間乘去勝巾車。
    更煩拈出荊申事,遐想風流愧莫如。

    93 《寄莫萬安升之二首》 宋·趙蕃

    我坐移官不作憂,得君為主見風流。
    移官得此天如惡,遣落江西盡處頭。

    94 《送莫萬安》 宋·趙蕃

    西江十一州,我所歷者半。
    紛紛墨綬徒,十有九頑懦。
    使者金閨彥,用意人物中。
    見我輒詢我,稱旨不數公。

    95 《許宰和篇至再用韻謝》 宋·王邁

    陶令束帶督郵讀,歸來高興潛有激。
    昌黎縣齋飽讀書,自謂此日足可惜。
    二賢詩留天地間,千載寶之為雙璧。
    當官不妨文字樂,似此人物不時出。

    96 《賦南墅竹》 宋·衛宗武

    物得氣之清,鐘秀莫如竹。
    是謂東南美,群植可奴仆。
    虛心而獨立,勁節不囘曲。
    傍屋著數插,能洗塵萬斛。

    97 《寓居分寧去故鄉千里不歸者二年思念松楸成長》 宋·王炎

    曖曖風日暖,林薄皆蕃鮮。
    好鳥仍嘯歌,晚花亦嫣然。
    問之此可時,春莫將禁煙。
    家家饌觴豆,拜掃墟墓間。

    98 《送如兄見枯樁》 宋·釋紹曇

    枯樁一語錯流傳,礙塞平人萬萬千。
    百雜碎時須跳出,莫教坐在法身邊。

    99 《和歐陽永叔少師會老唱和詩三首·和汝陰侍讀》 宋·蘇頌

    出守嘗希阮仲容,剖符仍繼夏侯公。
    金華舊侶三賢并,綠野先歸二老同。
    宴會莫如今日盛,唱酬還有古人風。
    自嗟流落江湖外,不得尊前聽燕鴻。

    100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 關于莫如流的詩詞 描寫莫如流的詩詞 帶有莫如流的詩詞 包含莫如流的古詩詞(101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