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蔭干的詩詞(57首)

    41 《悅耳老堂》 宋·李新

    厚蔭林煙翠一圍,幽幽門館暗生輝。
    行云轉影月先到,流水飄香鶯自歸。
    碧玉已抽云夢干,芙蕖猶舞漢宮衣。
    風歷北窗琴自動,成文無處問知音。

    42 《題唯庵后大松》 宋·曹勛

    唯庵有長松,秀拔撐青空。
    銅石并根干,榆枋比蒿蓬。
    天地蔭中邊,日月奔西東。
    原言滋浩養,千歲看此公。

    43 《和許守松棚》 宋·吳芾

    插天修干已鱗皴,誰挽青枝架水濱。
    卻退炎威涼滿座,都緣清蔭布如云。

    44 《再和》 宋·王之望

    年將六秩諸衰具,漏盡鐘鳴行不住。
    一身許國銖兩輕,萬里攜家斗升赴。
    五羊大夫習勞苦,三鱣先生嗟晚暮。
    分為一世數奇人,踏遍九州多半路。

    45 《李允成次彥博韻見示仍用韻答之三首》 宋·李流謙

    花氣濃熏塢,藤稍密蔭橋。
    但須樽有酒,未問印垂腰。
    芳草晚尤碧,好山晴更遙。
    太阿真寶劍,不必夜干宵。

    46 《自中都歸題勝業寺古柏》 宋·廖行之

    昔聞南山下,有柏古且奇。
    書癡守寒窗,一見嗟無期。
    歸從軟紅塵,乃識蒼虬姿。
    青青十畝蔭,凜凜千年枝。

    47 《九月二十一夜夢至亂山叢石間出憩道傍拂石坐》 宋·楊冠卿

    古榕夾道周,老干參天碧。
    溜雨四十圍,下視庭前柏。
    垂根相勾聯,敷蔭接南國。
    凌寒不改柯,閱人如過客。
    山空秋月明,路遠車塵寂。
    清游記昨夢,危坐倚孤石。
    矯首睇云蘿,雙鳧生羽冀。

    48 《雙井》 宋·鄭清之

    水神何時生六翮,飛出雙泉江練白。
    平湖浸月渺無邊,一笑對之成揖客。
    轆轤初動曉星橫,夜卷寒瓊聲{左氵右砉}{左氵右砉}。
    千年傾聽殿礎花乾,十畝空庭蔭修柏。

    49 《歸越中所居》 宋·蘇泂

    閑居寡人事,棲遲倦所務。
    雅志歸去來,青山越中住。
    爻辭玩往圣,門蔭資先祖。
    雖云隱遁情,尚眷諸親故。

    50 《菱花》 宋·董嗣杲

    珠團綠錦趁晴攤,涼蔭龜魚六月寒。
    背日開花非芡比,荒年收實當蔬餐。
    一方錦里消清暑,五瓣闌干俯碧瀾。
    漠漠水天誰唱晚,苕溪翠展夕陽殘。

    51 《舊藏文與可墨竹未有對者叔祖閣學以一枝為惠》 宋·張镃

    崔黃拂素桃李開,春閨融艷蜂蝶猜。
    范郭揮毫水石具,古愁宛奧關山回。
    近代名家工寫物,妍媚嶙峋空杰出。
    此君孤稟歲寒姿,不入尋常凡粉律。

    52 《陳子植草廬成求予賦》 宋·林景熙

    老矣杜陵客,草堂倚江干。
    故人相幽筑,皇天憫生還。
    君家付楚炬,結構當時嘻。
    謂得風雅力,竹木供大官。

    53 《和蔣穎叔亳州矮檜》 宋·蘇頌

    檜生本修直,此種特殊異。
    高不盈尋丈,廣乃遍階砌。
    短干自堅強,附枝交蔭翳。
    森然葆羽欹,隱若虬龍墜。

    54 《天禧寺竹》 宋·蘇頌

    萬個碧瑯玕,兩傍蔭潭沼。
    叢深蔽巖麓,干直露云表。
    剎影下交加,山房上環繞。
    昔嘗止鳴鳳,今肯棲凡鳥。

    55 《與諸同僚偶會賦八題·華藏竹》 宋·蘇頌

    竹性本孤潔,況在只園中。
    經年蔭華宇,永日吟清風。
    心虛大道合,干直賢人同。
    雪霜任摧挫,寒姿獨青蔥。

    56 《四明山記游八十韻》 宋·孫應時

    平生抱遐尚,撫劍遠行游。
    跡謝聲利牽,心與巖壑謀。
    東征泛滄海,南驚逾丹丘。
    西登峨峨嘯,北望關隴愁。

    57 《孫履正履和北上予同舟送之入郡艤舟白蓮橋信》 明·程嘉燧

    涼風一杯酒,明月萬里心。
    雙帆飛度吳苑樹,澄江遠掛秋河陰。
    君過三山向京闕,楊子津樓秋漲沒。
    廣陵豪士邀醉君,期我不來意超忽。

    * 關于蔭干的詩詞 描寫蔭干的詩詞 帶有蔭干的詩詞 包含蔭干的古詩詞(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