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榮翰的詩詞(135首)

    121 《王獻之洛神賦帖贊》 宋·岳珂

    慶云絢彩,河漢縈之。
    列星垂天,日月明之。
    先民授能,維圣成之。
    英英后先,疇其勝之。

    122 《奉寄子高盧兄五十韻》 宋·蘇泂

    君才如骕驦,道里未可量。
    讀書患脈絡,如海東赴洋。
    五年隔異縣,信若參與商。
    昨者戒車馬,故意改未嘗。

    123 《三次韻答惠蘭亭紙翠毫筆》 宋·方岳

    半生書癡蟲蠹木,不管瓶無舊儲粟。
    青燈竹屋雪村寒,聲鳴益悲夢難續。
    晚菘早韭有書味,詩腹冰清鄙梁肉。
    邇來毛穎會稽楮,乃欺余貧共羞縮。

    124 《贈霆伯侄》 宋·姚勉

    靈源聚英氣,融作云霞精。
    霆伯挹其秀,胸府懷光晶。
    誦書過萬卷,落筆超群英。
    文章有余力,武詩吟性情。

    125 《次韻韓毅伯志別》 宋·王炎

    江頭三老風檣急,詩叟欲行還卻立。
    剛腸不解兒女悲,肯為別離襟袖濕。
    翰墨場中空白眉,牙游不遂休奔馳。
    平生訥室有秘訣,持以贈君君可歸。

    126 《過如春堂觀趙德麟詩貼因次趙成卿韻》 宋·項安世

    阿麟文采近西京,付與而分翰墨名。
    今日如春堂上看,當年遺貼子孫榮。
    元豐曲里承平話,小杜詩中戰伐情。
    濟上舊游成一夢,王孫端復可憐生。

    127 《簡王漕左司》 宋·章甫

    人生天壤中,孰不有所求。
    小大雖不齊,逐物常同憂。
    士子文字間,亦各從所愛。
    取舍未必同,於道均無害。

    128 《送任子敏司丞赴北》 宋·黃庚

    鞭影托云入帝京,少年正好作功名。
    不辭驛騎三千里,欲奮鵬搏九萬程。
    白玉樓中揮翰墨,黃金臺上被恩榮。
    何須折柳送行色,只寫詩篇話別情。

    129 《絕句留別善之仲實并呈松澗云仲無逸四首》 宋·陸文圭

    老檜榮枯不計春,好花開落止經旬。
    莫將文翰夸馀子,共擬動我及古人。

    130 《送張少卿知漢州用漢字韻》 宋·彭龜年

    家傳張長公,直節可敬嘆。
    居官不取容,安有鄙夫患。
    奏劾司馬門,乃翁寧可犯。
    驚蹕當罰金,法令戒反汗。

    131 《和山谷賦黃迪墨竹韻》 宋·釋寶曇

    平生黃太史,翰墨四海知。
    風流過修竹,自棄或若遺。
    豈伊歲寒質,似我槃礴時。
    此君不解語,風雨扶持之。

    132 《次韻山甫松石》 宋·舒岳祥

    浮榮流潦一盈科,獨此堅貞歲月多。
    入土同時成琥珀,為槎何日到天河。
    英靈翰是隨星隕,磥砢誰能把劍磨。
    今日尚疑龍蛻骨,當年曾見鶴成窠。

    133 《次韻王宣徽太尉耆年會詩》 宋·蘇頌

    古來賢相稱高奇,虞有皋夔商傅伊。
    帝臣王佐見謨訓,千載相望如同時。
    我朝公輔代間出,鐘秀辰象分躔離。
    堂堂太尉實異稟,風質粹美和而威。

    134 《和胡俛學士游西池書事》 宋·蘇頌

    皇都有滄池,近在金商陌。
    淵源控河汴,襟帶引京索。
    眾派瀉寒光,一鑒涵空碧。
    晴明天垂幕,陰靄地滋脈。

    135 《佑侄實赴鄉法吾家讀書三世至此侄才七人作十》 宋·孫應時

    家學今三世,儒流甫七人。
    生涯無窶悴,存沒幾酸辛。
    父干真吾責,孫枝見汝新。
    提攜從總丱,成長及冠巾。

    * 關于榮翰的詩詞 描寫榮翰的詩詞 帶有榮翰的詩詞 包含榮翰的古詩詞(13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