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榮事的詩詞(1318首)

    961 《李氏素風堂》 宋·曾鞏

    丞相事唐室,獨馳三絕名。
    家世在圖史,詩書傳后生。
    郎位逮流澤,出令箴輩驚。
    歲暮營燕坐,高居遺世情。

    962 《送孫積中兄待次吳興》 宋·張舜民

    驊騮不惜換舟行,人到歸時意氣生。
    五馬未來迎使節,四弦何事作離聲。
    焚黃此去榮歸里,垂老相看老兄弟。
    來歲北來如訪我,寄書頻到利陵城。

    963 《夜聞劉宮苑舟中琵琶詩》 宋·張舜民

    系舟江岸兩相聞,弦索嘈嘈恍未分。
    不得長安水邊見,卻於湓浦夜深聞。
    窮愁似影長隨我,樂事如年不負君。
    會意檀槽求一醉,世間榮辱任紛紛。

    964 《朱丞相赴宣州四十韻》 宋·葛立方

    天佑於皇宋,時生柱石賢。
    余光承祖禰,秀氣稟山川。
    應物心如水,臨機直似弦。
    孔書窮竹簡,羲易玩韋編。

    965 《題臥屏十八花·薔薇》 宋·葛立方

    香風細細入東榮,嫩刺柔條疊絳英。
    飛下神霞緣底事,剪來曾傅董雙成。

    966 《故贈太師丞相文恭陳公挽詞二首》 宋·韓元吉

    扶疾祗嚴詔,邦基整屢然。
    紫宸朝秦事,黃閣暮興悲。
    德望儀千載,恩榮冠一時。
    石龜山下路,誰為記豐碑。

    967 《送湯朝美還金壇》 宋·韓元吉

    騰駒輕臥駝,野蔓欺落木。
    舉頭便干霄,春至亦重綠。
    人生百年內,萬事紛過目。
    得為蠖步伸,失作蠵頸縮。

    968 《寄題德莊二首》 宋·韓元吉

    早辱交情厚,年來事輒同。
    自知榮宦拙,甘為好詩窮。
    鳧雁且依不,馬牛還信風。
    故應懷李白,但欲老江東。

    969 《和詠陳賢良華表》 宋·黃公度

    千年鶴表映溪濱,一代鴻文動至尊。
    仕路低徊唐老杜,才名合沓漢公孫。
    家風不減太丘令,盛事何如通德門。
    肯把浮榮衒流俗,欲遺典則到仍昆。

    970 《雨后行花圃》 宋·黃公度

    習習春風軟,遲心春日暄。
    生意遍宇宙,盡托青皇恩。
    屏翳剛作惡,一夜如翻盆。
    奔流萬壑怒,比曉千山昏。

    971 《郡圃觀酴醾》 宋·劉子翚

    憶昔尋春西洛橋,酴醾結洞橫朱架。
    翠帷銀網一番新,百萬花頭相枕籍。
    飄搖羽客靜疑仙,窈窕素娥嬌欲嫁。
    細蕤摘貯絳紗囊,撲鼻清香奪蘭麝。

    972 《攜筇》 宋·劉子翚

    晨起偶無事,攜筇出潭川。
    翩翩雙鳧飛,宛若導我前。
    林靜滴殘雨,村深澹寒煙。
    當春足膏澤,俯夏余清妍。

    973 《建康六感·陳》 宋·劉子翚

    悲風嘯荒垣,歌斷庭花曲。
    璧月夜沈輝,瓊樹春銷馥。
    效圻游從盛,想像猶經目。
    麗景明新妝,清波映鮮服。

    974 《宋宮人分嫁北匠》 宋·汪元量

    皎皎千嬋娟,盈盈翠紅圍。
    輦來路迢遞,梳鬟理征衣。
    復采鴛鴦花,綴之連理枝。
    憂愁忽已失,歡樂當自茲。

    975 《追和元微之春馀遺興示王覺民》 宋·王之道

    物態有榮悴,時令互消長。
    墮身名利場,魚鳥在羅綱,豈無金屈卮,聽此石方鄉。
    殘花日晴陰,落絮風下上。

    976 《有薦胡仁叔歷陽令者仁叔以詩送知已暇日楊德》 宋·王之道

    四海皆兄弟,三界是道場。
    果且無彼我,安用分封疆。
    胡公歷陽來,氣焰何可當。
    威嚴走邸吏,不露太守章。

    977 《送神童胡元弼元英從其父胡庭俊歸秋浦》 宋·王之道

    西湖清麗春雨余,子今欲去其焉如。
    九華插天遠在望,三月不見愁容舒。
    二兒奔逸汗血駒,輩視長離與鵷雛。
    去年冒雪來其俱,一鳴上國驚群儒。

    978 《葉少蘊生朝》 宋·張元干

    先生早貴當天升,文章爾雅傳六經。
    腹包萬卷書縱橫,玉堂草制群公驚。
    繡韉綠發趨承明,意氣已向沙堤行。
    出入四紀更寵榮,聲華摩空郁崢嶸。

    979 《王承可有招隱黃龍之意》 宋·朱翌

    通途無寧軌,世綱闊遮邏。
    九遷食肉榮,一餉在堂賀。
    泥深跡逾深,時過事亦過。
    要之鐘鼎飽,不及薇蕨餓。

    980 《強氏母》 元·楊維楨

    強氏母,毗陵人,年已八十又一春。
    強家郎,未七旬,五十入官教邑民,六十轉官在鄰郡。
    大府婉畫方咨詢,守將急移檄,候吏持在門。
    強家郎,捧檄告母母欣欣,一笑還一嚬,庭前大樹風不停,孝子惜陰寸寸勤。

    * 關于榮事的詩詞 描寫榮事的詩詞 帶有榮事的詩詞 包含榮事的古詩詞(13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