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荒歲的詩詞(884首)

    361 《秋晚雜書三十首》 宋·方回

    三歲出瘴嶺,弱冠歷吳楚。
    晚涉大漠寒,遠吊長城古。
    失□得謗讟,少樂多辛苦。
    侵尋四十年,復此守環堵。

    362 《哀呂東萊》 宋·鞏豐

    嗚呼呂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獻紹家學,刻意稽虞唐。
    看書如月,洞照所未詳。
    云霧養豹質,彝尊瑑龍章。

    363 《益州州學對訓堂》 宋·何郯

    益為蕃捍西南隅,物眾地大稱名都。
    擇守來頒茲土政,治人頗與他邦殊。
    蹉跌一有戾條教,便宜皆得行黥誅。
    群奸帖息不敢動,無復弄兵覬穿窬。

    364 《書懷》 宋·黃庚

    杜門已與俗相違,苔徑荒涼轍跡稀。
    自愛清涼忘世慮,肯求富貴役心機。
    隱居盤谷勝金谷,耐著麻衣鄙錦衣。
    百歲光陰皆夢境,且看兔走與鳥飛。

    365 《磨崖碑》 宋·江瓊

    元水部磨崖碑,為唐中興作也。
    唐事已矣,而碑崖□□獨存。
    本朝諸賢相與題詠,如張宛邱時有游人打碑賣之句。
    □古一言□□□□□不已。

    366 《方公祠堂迎送神曲》 宋·李長吉

    思公不見兮我心愁,渺八荒兮遠游。
    嚴祀事兮歲修,幾來下兮淹留,勤恤祈天兮惠澤同。
    如父母兮子孫謀,

    367 《雜詩》 宋·李復

    先王急民事,分吏察垅畝。
    田荒宅無毛,置法責粟布。
    壤壤一歲勤,暴暴三年聚。
    農政久不修,幾家有禾黍。

    368 《二月四日游大云寺分韻得三字佛龕多題名韋獨》 宋·李薰

    野寺依絕壁,化身滿諸龕。
    后前莽難測,千億紛相參。
    妙斬謝斤斧,高樓軼煙嵐。
    旁行栗危棧,俯{左日右敢}驚深潭。

    369 《題陸賈大夫廟》 宋·梁竑

    劉郎辛苦逐秦鹿,尚欲長鞭及馬腹。
    蠻夷大長夢不驚,海邊椎髻乘黃屋。
    江淮貔貅始閑暇,忍使驅令渡篁竹。
    陸生手持尺二組,喚起老子同分肉。

    370 《慶梅州劉侯修葺程鄉學宮落成三章》 宋·林陶

    闇訚諸生,振鷺來翔。
    詩書禮樂,游息修藏勉爾行業,為時俊良。
    毋毀於隨,毋嬉於荒。
    三歲大比,用寶於王。

    371 《劉龍洲祠》 宋·凌萬頃

    嘗隨薦鶚上天閽,肯信荒山泣斷魂。
    百歲光陰隨酒盡,一生氣概只詩存。
    冢傾平地藤蘿合,碑倚空巖霧雨昏。
    縱是紙灰那得到,落花寒食不開門。

    372 《送勾熙載赴浙西鹽》 宋·陸九淵

    平分浙江流,東境浮海角。
    其民仰魚鹽,久已困征榷。
    麥禾與桑麻,耕鋤到墝埆。
    往歲比不登,場圃幾濯濯。

    373 《送友人游金陵》 宋·潘檉

    酒盡譚余意轉新,北風一舸下寒津。
    遙知白下登樓處,正欠黃初著句人。
    往事省來多歲月,舊游疎似曉星辰。
    半山斜日荒涼寺,更有殘碑待拂塵。

    374 《挽張南軒先生八首》 宋·彭龜年

    時平有剩賊,人夥無寬鄉。
    上下日逼趣,雕瘵誰得將。
    紛紛幾守宰,所較有短長。
    專利計錙銖,治法出一方。

    375 《和祖無擇題袁州東湖盧肇石》 宋·任大中

    宜陽刺史才,祖擇之維杰。
    大旱雨一方,盡使焦枯活。
    公退趣尚深,水石探其絕。
    長江北岸林,唐有盧子發。

    376 《方氏故居》 宋·邵亢

    偶分魚竹到稽山,處士林泉一望間。
    歲月自隨流水遠,姓名長與白云閑。
    鑒中人去荒遺跡,溪口僧來寫舊顏。
    何日放船訪巖藪,吾門高第約躋攀。

    377 《偈頌十首》 宋·釋曇密

    連綿雨不晴,谷子多損失。
    二麥未入泥,憂心常惕惕。
    來歲不饑荒,未敢相委悉。
    啟告梵天帝釋天玉皇大帝天,且放日頭出。

    378 《陪陳太守游南山道院》 宋·宋貺

    漫陪仙吏訪仙鄉,仙室傾頹逕路荒。
    碧草護壇麏有跡,紅桃照井水浮香。
    巖邊鶴返曾千歲,夢里丹分近一囊。
    最憐仙術神如此,何不霞新煉藥房。

    379 《酬趙隱君還予詩稿之作因來韻增至二十四用柳》 宋·孫巖

    度德宜滕長,論交墮魯臯。
    凄涼當歲晚,瀟灑見時髦。
    常恐詩無證,空知調欲高。
    扶疏才社櫟,變化豈胥濤。

    380 《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 宋·王阮

    平楚皆膏壤,成湯忽旱年。
    人知圣慮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饑荒后,長沙富庶全。
    紀年四十載,斗米二三錢。

    * 關于荒歲的詩詞 描寫荒歲的詩詞 帶有荒歲的詩詞 包含荒歲的古詩詞(88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