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薦數的詩詞(227首)

    161 《和許守水晶蒲萄》 宋·吳芾

    珍果孰稱最,靜中試旁搜。
    白奈非時至,赤梨經歲留。
    廬山杏萬株,武陵橘千頭。
    未若蒲萄美,甘滑仍脆柔。

    162 《贈范覺民》 宋·王之望

    范子廓廟器,至寶非凡璞。
    胸懷吞云夢,豪氣低華岳。
    昔在童稚時,樹立已卓卓。
    曳裾橋門內,嶄然見頭角。

    163 《和剡宰二首》 宋·曾協

    點數詩流一唯阿,胸中星斗想森羅。
    新篇莫浪傳紅粉,堪與朱弦薦詠歌。

    164 《送樊漕移帥瀘南》 宋·李流謙

    金龍直歲當玄冥,憶公剖竹江陽城。
    碧雞坊中駐千騎。
    裁詩餞送雙旌行。
    逢人到處說項斯,豈賤子故唯先盟。

    165 《送任漕赴召》 宋·李流謙

    宋十一葉圣天子,有臣伊皋佐其理。
    鏖兵孽雛褫天戮,手把降幡屢搖尾。
    周宣功大心愈小,盈而持之甚持水。
    龍墀端笏拜疏言,有室大競唯多士。

    166 《子清弟赴丹陽賦古調餞之》 宋·李洪

    酌君以烏程若下之酒,贈君以魯山于蒍之聲。
    酒以惜在原兄弟之別,歌以見愛民父母之情。
    大江襟喉城鐵甕,萬旅連營地勢重。
    天弧北射掃欃槍,云陽健令時方用。

    167 《送曾無玷寺丞守池陽》 宋·樓鑰

    我朝衣冠盛,名家數三曾。
    南豐暨贛川,后起參溫陵。
    邇來螺川族,駸駸著簪纓。
    春風雁塔中,參差見姓名。

    168 《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宋·樓鑰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嘆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169 《史文惠王挽詞》 宋·樓鑰

    八行源充遠,三師慶系遙。
    樞庭先附鳳,相國薦簪貂。
    感會逢千載,榮華冠四朝。
    甘盤稱舊學,綺季簉儲寮。

    170 《壽安撫伯父》 宋·樓鑰

    東樓德澤流無窮,我公挺生慶所鐘。
    瓊枝玉樹瑩精彩,迥然不墮風塵中。
    少年慷慨吐虹氣,文詞元不減儕輩。
    胸中妙蘊經綸才,剸劇裁繁特余事。

    171 《送鄭惠叔尚書守建寧》 宋·樓鑰

    十五年前送別詩,道山持節向江西。
    今年又見送公別,大天擁麾鎮閩越。
    向來惜別固已深,今日摻祛尤動心。
    尚書自是第一人,氣義相許披胸襟。

    172 《吳少由惠詩百篇久未及謝又以委貺勉次來韻》 宋·樓鑰

    江左一世稱名公,首出劉惔與王-濛。
    自高直以天自況,何止數仞言高墉。
    虛聲一傳實何在,但知景附而風從。
    我朝諸公門戶闊,普納萬象如虛空。

    173 《與蘇運使詡四首》 宋·趙蕃

    昔在元佑初,重選館閣才。
    時我高王父,實與數子偕。
    黃門任言事,薦口曾為開。
    有孫不能振,白發自興哀。

    174 《寄李晦庵》 宋·趙蕃

    昔我曾大父,高父世無倫。
    晚生不盡得,所知三數人。
    堂堂贊皇公,實能繼張陳。
    諫垣磨薦墨,許之以經綸。

    175 《寄孫從之》 宋·趙蕃

    顧使斯人墨綬腰,不知誰合上丹霄。
    得非疲瘵要摩撫,是遣循良頒詔條。
    聞道過家猶數月,尚期論薦出公朝。
    過予不作一飯去,政倚相望非甚遙。

    176 《鄰居送梅子朱櫻》 宋·趙蕃

    山居蔬果少,口腹每勞人。
    梅子欣初食,櫻桃并及新。
    供鹽貧亦辦,薦酪遠無因。
    便可呼杯勺,數朝陰雨頻。

    177 《送鐘子崧解官而歸》 宋·趙蕃

    三年簿領淹佳譽,一日江山問舊程。
    卻恨過從曾未數,浪緣文字許深評。
    已傳相國知韓愈,安用河南薦賈生。
    此去看公副時用,便應容我老農耕。

    178 《送人赴闕》 宋·趙蕃

    雪后晴催江上船,一杯政爾話蟬連。
    人生契闊可堪數,后會渺茫還屬天。
    薦墨向來非草劃,除書此去定翩翩。
    西湖處士當年句,借問沙鷗若個邊。

    179 《送張交代琮》 宋·趙蕃

    歷數旴江士,推君父子間。
    夷途有霄漢,蹇步乃荊蠻。
    薦牘方爭上,交情勿重攀。
    無緣更州縣,小試亦編刪。

    180 《挽俞克晦丈二首》 宋·趙蕃

    憶昨陳平相,鄉閭例薦延。
    蓬山渝奏墨,巖邑漫銓員。
    祠館歸求志,周行數選賢。
    那知終不偶,幕府遂終焉。

    * 關于薦數的詩詞 描寫薦數的詩詞 帶有薦數的詩詞 包含薦數的古詩詞(2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