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草木觀的詩詞(319首)

    61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62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63 《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兩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古詩三百首初中古詩樂府寫景抒情抱負

    64 《永州韋使君新堂記》 唐·柳宗元

    將為穹谷嵁巖淵池于郊邑之中,則必輦山石,溝澗壑,陵絕險阻,疲極人力,乃可以有為也。
    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狀,咸無得焉。
    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難,今于是乎在。
    永州實惟九疑之麓。

    古文觀止祝賀

    65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66 《游褒禪山記》 宋·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紀游寫景感悟

    67 《黃州快哉亭記》 宋·蘇轍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 ,北合漢沔,其勢益張。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
    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古文觀止敘事寫景抒情議論散文

    68 《愛蓮說》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初中文言文蓮花品格抒懷

    69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唐·杜甫

    大歷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別駕元持宅,見臨潁李十二娘 舞劍器,壯其蔚跂,問其所師,曰:“余公孫大娘弟子也。
    ” 開元三載,余尚童稚,記于郾城觀公孫氏,舞劍器渾脫, 瀏漓頓挫,獨出冠時,自高頭宜春梨園二伎坊內人洎外供奉, 曉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孫一人而已。
    玉貌錦衣,況余白首,今茲弟子,亦非盛顏。
    既辨其由來,知波瀾莫二,撫事慷慨,聊為《劍器行》。

    唐詩三百首婦女舞蹈詠史

    70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71 《超然臺記》 宋·蘇軾

    凡物皆有可觀。
    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
    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夫所為求褔而辭禍者,以褔可喜而禍可悲也。

    古文觀止寫景抒懷

    72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73 《讀山海經·其一》 魏晉·陶淵明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古詩三百首田園讀書

    74 《七諫》 兩漢·東方朔

    初放
    平生于國兮,長于原野。
    言語訥譅兮,又無彊輔。
    淺智褊能兮,聞見又寡。

    楚辭

    75 《西都賦》 兩漢·班固

    漢之西都,在于雍州,實曰長安。
    左據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華、終南之山。
    右界褒斜、隴首之險,帶以洪河、涇、渭之川。
    眾流之隈,汧涌其西。

    敘事議論

    76 《古大梁行》 唐·高適

    古城莽蒼饒荊榛,驅馬荒城愁殺人,魏王宮觀盡禾黍,信陵賓客隨灰塵。
    憶昨雄都舊朝市,軒車照耀歌鐘起,軍容帶甲三十萬,國步連營一千里。

    詠史懷古

    77 《捕蛇者說》 唐·柳宗元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
    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
    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

    古文觀止生活賦稅

    78 《送孟東野序》 唐·韓愈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
    水之無聲,風蕩之鳴。
    其躍也,或激之;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
    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

    古文觀止議論序文

    79 《古風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

    組詩

    80 《九思》 兩漢·王逸

    逢尤
    悲兮愁,哀兮憂!
    天生我兮當闇時,被諑譖兮虛獲尤。
    心煩憒兮意無聊,嚴載駕兮出戲游。

    楚辭

    * 關于草木觀的詩詞 描寫草木觀的詩詞 帶有草木觀的詩詞 包含草木觀的古詩詞(3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