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草市的詩詞(700首)

    21 《詹守攜酒見過用前韻作詩聊復和之》 宋·蘇軾

    箕踞狂歌老瓦盆,燎毛燔肉似羌渾。
    傳呼草市來攜客,灑掃漁磯共置樽。
    山下黃童爭看舞,江干白骨已銜恩。
    (時詹方議葬暴骨。
    )孤云落日西南望,長羨歸鴉自識村。

    22 《離池陽十里清溪口,復阻風》 宋·范成大

    恰從秋浦掛籧篨,又泊清溪十里余。
    愁水愁風吹帽后,作云作雨授衣初。
    遠尋草市沽新酒,牢閉篷窗理舊書。
    行路阻艱催老病,騷騷落雪滿晨梳。

    23 《曉泊橫塘》 宋·范成大

    短夢難成卻易驚,披衣起漱玉池清。
    遙知中夜南風轉,洶洶前村草市聲。

    24 《山行》 宋·陸游

    山鳥啼孤戍,煙蕪入廢亭。
    堤成陂水白,雨細稻秧青。
    草市少行旅,叢祠多乞靈。
    最憐投宿處,微火暮晶熒。

    25 《夢中作》 宋·陸游

    征途遇秋雨,數士集郵亭。
    酒拆官壺綠,山圍草市青。
    劇談猶激烈,瘦影各伶俜。
    四海皆兄弟,悠然共醉醒。

    26 《閑游》 宋·陸游

    溪橋偶與僧游話,草市來尋逆旅炊。
    自笑一生為客慣,捉驢小豎訴朝饑。

    27 《雜賦》 宋·陸游

    夢里曾作南柯守,少時元是東陵侯。
    今朝半醉歸草市,指點青簾上酒樓。

    28 《村居》 宋·陸游

    衰病污朝著,恩寬得免歸。
    粗能心自信,不恨世相違。
    草市寒沽酒,江城夜搗衣。
    是中堪送老,高枕謝招麾。

    29 《舟中》 宋·陸游

    捩柁柯橋北,維舟草市西。
    月添霜氣峭,天帶斗杓低。
    浦凍無魚躍,林深有鶴棲。
    不嫌村酒惡,也復醉如泥。

    30 《野步至近村》 宋·陸游

    耳目康寧手足輕,村墟草市遍經行。
    孝經章里觀初學,麥飯香中喜太平。
    婦女相呼同夜績,比鄰竭作事春耕。
    勿言野饁無鹽酪,筍蕨何妨淡煮羹。

    31 《晚步門外書觸目》 宋·陸游

    數椽茆屋鏡湖傍,喬木蒼煙一徑長。
    酒賤過門多醉叟,天寒棲畝有余糧。
    歌呼草市知人樂,簫鼓叢祠喜歲穰。
    只道老來詩思盡,未妨擊壤頌時康。

    32 《秋山圖》 元·王冕

    前年放船九江口,秋風獵獵吹蒲柳。
    買魚沽酒待月明,不知江上青山走。
    三更吹笛欲喚人,□□白露依衣巾。
    故鄉遙遙書斷絕,空見過雁如飛云。

    33 《歲除即事十首》 宋·劉克莊

    草市芳菲節,柴門寂寞濱。
    桃符聊塞白,免謗作詩人。

    34 《燈夕二首呈劉帥》 宋·劉克莊

    陌上游人趁筦弦,豈知君相尚籌邊。
    細聽野老交談處,猶記兵端未動前。
    草市收如許早,端門瞻蹕定何年。
    書生晚抱憂時志,歸畫殘灰理舊編。

    35 《神君歌十首》 宋·劉克莊

    草市魚蝦賤,園家芋栗肥。
    一城空巷出,萬燭送神歸。

    36 《妄想》 宋·劉克莊

    妄想如冰已盡消,朱顏日向鏡中凋。
    玉關萬里曾投筆,草市三家卻負樵。
    弱水古來無路到,小山歲晚有人招。
    吾廬寂寂何須笑,君看閑僧住退寮。

    37 《祁陽道中》 宋·劉克莊

    昨過知岑寂,重來況雪天。
    人居難珊里,路在鳥巢邊。
    草市開還閉,茅山斷復連。
    瀟江清似鏡,悔不問歸船。

    38 《喜雨呈吳按察》 宋·劉過

    黃鶴山前雨乍過,城南草市樂如何。
    千金估客倡樓醉,一笛牧童年背歌。
    江夏水生歸未得,武昌魚美價無多。
    掉船亦欲徜佯去,古井而今淡不波。

    39 《梅山弟來同飲醉書本堂》 宋·陳著

    誰將糟粕視詩書,兄弟何妨做拙儒。
    流水青山同醉處,清風明月幾歸途。
    樵歌相與為吟友,草市誰教見瑞夫。
    宇宙如今惟有酒,太和樓下渺煙蕪。

    40 《正月四日到張車偶成》 宋·陳著

    暗行半日到張車,石路崎嶇趁水斜。
    一窟山中成草市,數株松下見梅花。
    居民盡老他無事,就土為生自有涯。
    誰料如今同沸鼎,不時飛馬漲塵沙。

    * 關于草市的詩詞 描寫草市的詩詞 帶有草市的詩詞 包含草市的古詩詞(70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