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草土的詩詞(1009首)

    761 《送吳秀才》 宋·曾鞏

    一年過臘已十日,余日到春能有幾。
    春來遠近不可問,冷碧先歸在流水。
    梅花向今獨已繁,玉艷都占春風間。
    草萌出土亦過寸,眾芳次第掛清寒。

    762 《九效·寧固》 宋·葛立方

    珠丘峨峨兮蒼梧遠,弓劍杳隔兮九土魂斷。
    邊聲起兮春草深,木鐸無聲兮歲月換。
    上天悔禍兮誘天驕,黃腸素紼兮歸路迢迢。
    撫櫬循題兮愁霧重,江河傾淚兮雷霆聲慟。

    763 《送鄭察推叔友罷官之潮陽二首》 宋·黃公度

    春草故人去,落花離緒多。
    芙蓉少顏色,薏薿盡風波。
    塵土非長策,功名一醉歌。
    周南暫留滯,莫改歲寒柯。

    764 《蘭陵王 丙子送春》 宋·劉辰翁

    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
    秋千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
    依依甚意緒,漫憶海門飛絮。

    宋詞三百首婉約豪放

    765 《登升元閣故基》 宋·劉過

    腳力倦矣曷少休,侵晨更作升元游。
    眼中已不見二百四十尺兀之高樓,但見炊煙萬灶宿貔貅。
    上有啼雅噪鵲如泣訴,下有藤蔓老樹根據枝相虬。
    想其結締初,匠石巧與造物侔。

    766 《湖學別蘇召叟》 宋·劉過

    失學老無成,寧不心自慊。
    子聊生吾后,逸俟眼未見。
    委身入罏錘,顧此金百煉。
    有如頑鈍質,豈可便磨劃。

    767 《怨女曲》 宋·劉子翚

    空原悲風吹苜蓿,胡兒飲馬桑乾曲。
    誰家女子在氌城,嗚嗚夜看星河哭。
    黃金為閨主為宇,平生不出人稀睹。
    父憐母惜呼小名,擇對華門未輕許。

    768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 宋·汪元量

    天目絲絲雨,江頭翦翦風。
    鼓鞞千艇合,刁斗萬家同。
    金馬憐焦土,銅駝壓草叢。
    杞天愁欲墮,黑入太陰中。

    769 《比干墓》 宋·汪元量

    衛州三十里,荒墩草無數。
    忽聽路人言,此葬比干處。
    下馬拊石碑,三嘆不能去。
    斐然成歌章,聊書墓頭樹。
    我吊比干心,不吊比干墓。
    世間賢與愚,同盡成黃土。
    斯人亦人爾,千千萬萬古。

    770 《錦城秋暮海棠》 宋·汪元量

    錦城海棠妙無比,秋光染出胭脂蕊。
    日照殷紅如血鮮,箭砂妝粒真珠子。
    玉環著酒睡初覺,臉薄粉香淚如洗。
    絳紗穿露水晶圓,笑殺荷花守紅死。

    771 《光相寺》 宋·汪元量

    峨眉縣西四十里,峭壁懸崖削寒翠。
    崎嶇棧道動搖搖,矮石支撐同贔屭。
    忽窺萬仞黑無底,下有龍淵七十二。
    攀捫步步足難移。

    772 《和徐季功舒蘄道中二十首》 宋·王之道

    三日春霖發土毛,道傍芳草半人高。
    馬頭問是棠梨市,一片梨花映小桃。

    773 《秋興八首追和杜老》 宋·王之道

    迢迢山勢去委蛇,林木東頭見荻陂。
    疏竹依巖秋迸筍,病桑經火雨生枝。
    草侵藥種多難辨,土撥松苗欲自移。
    照眼誰家幾枝橘,出籬丹實正離離。

    774 《信陽和同官喜雨韻》 宋·王之道

    欲識農夫田作苦,久雨禱晴晴禱雨。
    禱晴得雨雨得晴,此患到今傳自古。
    苾芬非是蕭蘭馨,誠心一發通三靈。
    文昌俗吏亦何者,乃能致雨興雷霆。

    775 《和呂叔恭題和州香林湯》 宋·王之道

    新詩等絺繡,文采照座右。
    尤憐繼絕唱,崢嶸競高秀。
    詞源眉山長,句法杜陵舊。
    相從今老矣,豈獨歌邂逅。

    776 《張丞相生朝二十韻》 宋·張元干

    鳳歷推炎德,宗臣系重輕。
    神開丹扆夢,人向紫巖生。
    昴宿秋旻迥,坤維玉露清。
    風云符感遇,草木畏威名。

    777 《和韻奉酬王原父集福山之什》 宋·張元干

    平生契所崇,晚得故人語。
    驚呼追曩游,世道今如許。
    中原鞠茂草,萬里盡豺虎。
    天王巡江濆,對壘眺淮楚。

    778 《送硯與周宰》 宋·朱翌

    巧匠斲山取山骨,媼神拱手不敢惜。
    因隆作防洼作池,以金為聲玉為質。
    藉以綈衣便契攜,置之烏皮長拂拭。
    憶昨隨計西入關,太學三年同寢食。

    779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780 《送山芥與徐稚山》 宋·朱翌

    北風撼坤軸,飛雪封高崖。
    萬草坐凍死,不復存根荄。
    蔚然蒼山底,有此紫玉釵。
    本無塵土侵,寧畏霜霰埋。

    * 關于草土的詩詞 描寫草土的詩詞 帶有草土的詩詞 包含草土的古詩詞(100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