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草力的詩詞(1004首)
721
《上翁嶺》 宋·曾鞏
放車秋崖望,所得過舊聞。
初疑古軸畫,山水秋毫分。
時見崖下雨,多從衣上云。
濯足行尚側,心憂踏天文。
723
《九效·鳴窮》 宋·葛立方
吾有車兮山之阿,吾有舟兮江之沚。
任重兮致遠,欲行兮誰止。
車欲行兮山路槎牙,舟欲行兮底著平沙。
吾不能移王屋之山兮,通褒斜之孤。
724
《次韻沈信臣游龍焙》 宋·韓元吉
武夷仙人厭塵埃,金鞭白馬飛崔嵬。
丹砂已就不可識,尚有瑤草分靈栽。
千花剪巧綴密露,秀色不待春風催。
東溪路入三千里,山如舞鳳連翩來。
725
《過白衣莊》 宋·黃公度
草樹天邊碧,溪流雨外渾。
仆夫經燕岫,筋力盡龍門。
斜日當幽徑,輕風度晚村。
築場茅屋底,約{上四下各}似東屯。
726
《贈弟稚圭別》 宋·黃公度
行色動高蓋,題詩寄短箋。
離亭春草外,吉水暮云邊。
鵰鶚摶霜翅,驊騮受玉鞭。
槐黃須努力,好語及秋天。
727
《題楊冠卿客亭類稿》 宋·姜夔
楊侯筆力天下奇,早歲豪顏相追隨。
一班略見客亭槁,文采炳蔚驚群兒。
長安城中擇幽棲,靜退不愿時人知。
大書前榮號霧隱,意與風虎云龍期。
728
《師正堂二首》 宋·李呂
物我雖殊理本同,算來身教易為功。
表端豈但日間影,德盛應如草上風。
作字心君生筆下,照人眸子驗胸中。
平生得力今牛出,尤見操存合至公。
729
《送江宰別》 宋·李呂
行李在門外,駕言歸帝都。
三年宰杭州,警敏材有余。
檢身不容玷,清冰瑩玉壺。
遇事有所立,風雨信不渝。
730
《呈陳總領五首》 宋·劉過
商蚷馳河河可憑,精衛填海海可平。
物情大忌不量力,立志亦復加專精。
憶昨痛器麗正門,白袍墨帽如游魂。
中書堂留草茅疏,不賜誅戮光宗恩。
暮年志氣恥雕喪,廣長陽中吊名將。
愿持上方三雨鐵,細剖赤心告今上。
731
《呈陳總領五首》 宋·劉過
今上聰明過堯湯,師王忠純如魏王。
君上戮力殄分虜,六月戈甲飛冰霜。
泗州已復漢正朔,議飾初廟修洛陽,草茅螻蟻百無用,山林豈復中原夢。
敬須洗眼候河清,讀公浯水中興頌。
732
《謁京口張守》 宋·劉過
危樓年少記登臨,老矣重來力不禁。
風月欲談嫌許事,山種不險似人心。
淡煙衰草鄉關遠,細雨黃花節序深。
雖有小詩行樂處,世無知己為誰吟。
733
《登升元閣故基》 宋·劉過
腳力倦矣曷少休,侵晨更作升元游。
眼中已不見二百四十尺兀之高樓,但見炊煙萬灶宿貔貅。
上有啼雅噪鵲如泣訴,下有藤蔓老樹根據枝相虬。
想其結締初,匠石巧與造物侔。
734
《自述》 宋·劉過
扁舟送客出姑蘇,晚泊吳江夜雨馀。
波浪稍平風力定,青黃相間橘楚主。
匆忙旅館催行酒,草率杯盤旋買魚。
與我壁間書歲月,無人為作小王書。
735
《懷舊歌》 宋·劉子翚
黃茅生煙暗村落,浩歌無復當時樂。
鄰家酒熟逆鼻香,一醉乾坤墮冥漠。
尋芳屢過垂玉軒,叉魚夜上浮清閣。
斗牌擊鼓多伎倆,我獨旁觀惟大噱。
736
《望京謠》 宋·劉子翚
雙鑾北狩淹歸轂,寂寞梁園春草綠。
猶傳故老守孤城,官軍不到黃河曲。
遲云樓櫓已灰爐,更倚窗扉防箭鏃。
招兵太半出群盜,繡{左衤右屈}蒙衣屢翻覆。
738
《燕歌行》 宋·汪元量
北風刮地愁云彤,草木爛死黃塵蒙。
撾鞞伐鼓聲咚咚,金鞍鐵馬搖玲瓏。
將軍浩氣吞長虹,幽并健兒膽力雄。
戰車軋軋馳先鋒,甲戈相撥聲摩空。
* 關于草力的詩詞 描寫草力的詩詞 帶有草力的詩詞 包含草力的古詩詞(100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