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茶話的詩詞(145首)

    101 《再游福溪巖贈主僧》 宋·陳造

    山路細縈蛇,欹危訝泛槎。
    幽人肯假榻,倦客似還家。
    柏徑初軒豁,筠窗更靜嘉。
    饑腸如作苦,齋鼓恰停撾。

    102 《渾淪庵成悠然子親慶因以何字為韻共酌聯句》 宋·張繼先

    作室觀靈境,功成事若何。
    琴書消日月,耕釣老煙蘿。
    為羨云蹤遠,時將酒共過。
    東巖開玉洞,西澗瀉銀河。

    103 《山居雜詩九十首》 宋·曹勛

    先生義皇上,與物同逶迤。
    道伴雜然至,閑情示之希。
    蒲團茶味足,明窗情話遲。
    一室多入靜,相見亦何時。

    104 《贈靈隱老》 宋·曹勛

    一笑相逢語上方,水云蹤跡覺清涼。
    未論方丈葛藤話,且喜齋廚蔬筍香。
    閑拄瘦筇隨意立,卻愁款段入城忙。
    宿山更作他時約,枕簟茶瓜冷不妨。

    105 《周十三丈約同馬三丈入青原山賦詩五首以記行》 宋·趙蕃

    蕭散得終日,驅馳難久居。
    滅瘢蘇病竹,拋食引潛魚。
    問話僧尋蜀,多茶椀似盧。
    主人佛事外,游戲亦多余。

    106 《山居十首》 宋·方岳

    我愛山居好,紅稠處處花。
    支粘居士屩,藤覆野人家。
    入饌春燒筍,分燈夜作茶。
    無人共襟抱,煙雨話桑麻。

    107 《暑不雜興》 宋·方岳

    只鋤蔬甲亦妨閒,久與溪云斷往還。
    今日偶來僧卻在,共煎茶吃話廬山。

    108 《惠山月印題用予尋家韻詩見簡輒復賡載寺前老》 宋·方岳

    相逢僧話了幽尋,不負滄浪一訪臨。
    對菊莫談當世事,口茶猶識古人心。
    白云共住山前后,黃葉自知秋淺深。
    龍臥蒼髯曾有約,雁回分月供叢林。

    109 《訪恭率翁不值》 宋·方岳

    且容晴夢泊鷗沙,傳話茶頭莫點茶。
    山客不歸秋自老,滿城風雨又黃花。

    110 《次韻牟監薄》 宋·方岳

    秋聲滿院有誰來,亦欲從君話老懷。
    隔竹已敲茶臼雪,不知何日又清齋。

    111 《正月二日游慈云為齡叟作》 宋·陳著

    丹霞前,慈云頂,兩壁相看蒼鐵冷。
    春風秋月一逢迎,菜碗茶甌拍香鼎。

    112 《到永固寺訪曹約齋》 宋·陳著

    本是塵埃客,夤緣到上方。
    茶嘗新雨味,酒吸綠陰香。
    半日清風古,百年佳話長。
    悠悠一俯仰,我欲憩斜陽。

    113 《前人載酒光風霽月□醉中》 宋·陳著

    春漸老,年已耄,一時自適非不要。
    花香妙,柳腰裊,老懷未怯輸年少。

    114 《梅山醉后過丹山》 宋·陳著

    醉揖梅花塢,意行來佛廬。
    相看如夜夢,一別又年余。
    話到供無粥,笑言園有蔬。
    杯茶出山去,拍手謝鐘魚。

    115 《似僧一寧》 宋·陳著

    邂逅交情云水閒,茶甌香鼎話清閒。
    他年燕坐千峰上,認取一山山外山。

    116 《山中》 宋·姚勉

    俯掬清泉漱齒牙,仰看白日照山花。
    山中閒趣誰能會,更過僧房話午茶。

    117 《送廬陵郭僉判致仕歸》 宋·姚勉

    世俗風波甚,誰能退急流。
    淵明存菊日,張翰憶鱸秋。
    高躅今云遠,清風孰與侔。
    明公回末習,逸韻踵前修。

    118 《暑中雜興》 宋·胡仲弓

    只鋤蔬甲亦妨閒,久與溪云斷往還。
    今日偶來僧卻在,共煎茶吃話廬山。

    119 《次同叔見寄二首》 宋·胡仲弓

    獨坐看詩話,瓶梅相對清。
    瓦燈寒不暈,雪屋夜偏明。
    煨栗填饑腹,煎茶長道情。
    睡魔排遣盡,窗外聽雞聲。

    120 《陳氏溪亭次韻》 宋·胡仲弓

    溪亭鎮日著吟身,不浣衣中一點塵。
    水比世間機巧者,山如前輩典刑人。
    喚回魂夢敲茶臼,費盡工夫整釣綸。
    時有野僧排闥至,炷香清坐話頭新。

    * 關于茶話的詩詞 描寫茶話的詩詞 帶有茶話的詩詞 包含茶話的古詩詞(1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