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茅草屋的詩詞(224首)

    161 《石門》 元·元好問

    兩崖橫絕倚山垠,草徑低迷未可分。
    潭影乍從明處見,竹香偏向靜中聞。
    石林萬古不知暑,茅屋四鄰惟有云。
    曳杖行歌羨樵叟,此生何計得隨君。

    162 《洞霄宮》 宋·林逋

    大滌山相向,華陽路暗通。
    風霜唐碣久,草木漢祠空。
    劍石苔花碧,丹池水氣紅。
    幽人天柱側,茅屋灑松風。

    163 《田家四時》 宋·梅堯臣

    草木遶籬盛,田園向郭斜。
    去鋤南山豆,歸灌東園瓜。
    白水照茅屋,清風生稻花。
    前陂日已晚,聒聒競鳴蛙。

    164 《早至穎上縣》 宋·梅堯臣

    夜發曉未止,獨行淮水西。
    明知寒草露,暗濕瘦驄蹄。
    半滅竹林火,數聞茅屋雞。
    秋天畏殘暑,不為月光迷。

    165 《寄題朱表臣職方真州新園》 宋·梅堯臣

    青蔥江上樹,杳藹宮前道。
    道側有新園,園中無惡草。
    松隴方在望,茅屋聞已考。
    朝廷正急才,何得言歸老。

    166 《青丘子歌》 明·高啟

    青丘子,泬而清,本是五云閣下之仙卿。
    何年降謫在世間,向人不道姓與名。
    躡?厭遠游,荷鋤懶躬耕。
    有劍任羞澀,有書任縱橫。

    167 《寄題南康胡氏春風堂》 宋·劉克莊

    芋魁菜甲必同食,石田茅屋不忍析。
    有時對床聽風雨,有時共燈窺簡冊。
    大兄獨抱古人道,群季各修弟子職。
    一門和氣常如春,紫荊花開庭草碧。

    168 《燕巖行》 宋·白玉蟾

    有客來從天竺峰,渡溪恰趁一篙風。
    秋風著力送行李,吹入燕巖松竹里。
    松竹凄凄天作秋,空來空去空中浮。
    高巖萬丈聳空碧,仙翁騎鶴去無跡。

    169 《開梅山》 宋·晁補之

    開梅山,梅山開自熙寧之五年。
    其初連峰上參天,巒崖盤崄閡群蠻。
    南北之帝鑿混元,此山不圯藏云煙。
    躋攀鳥道出薈蔚,下視蛇脊相夤緣。

    170 《再和十首》 宋·蘇轍

    澗草巖花日日開,江南秋盡似春回。
    旋開還落無人顧,惟有山蜂暖尚來。
    江上孤城面面山,居人也自不曾閑。
    蜂游蟻聚知何事,日夜長橋南北間。

    171 《登南城有感示文務光王遹秀才》 宋·蘇轍

    幽憂隨秋至,秋去憂未已。
    南城試登望,百草枯且死。
    落葉投人懷,驚鴻四面起,所思不可見,欲往將安至。
    斯人定誰識,顧有二三子。

    172 《同王適賦雪》 宋·蘇轍

    北風吹雨雨不斷,遍滿虛空作飛霰。
    紙窗獨臥不成眠,茅屋無聲時一泫。
    鳥烏錯莫寒未起,庭戶空明夜驚旦。
    重樓復閣爛生光,絕澗連山漫不見。

    173 《答吳和二絕》 宋·蘇轍

    三間浰水小茅屋,不比麻田新草堂。
    門我秋來氣如火,此間何事得安康。

    174 《罷提舉太平宮欲還居潁川》 宋·蘇轍

    避世山林中,衣草食芋栗。
    奈何處朝市,日耗太倉積。
    中心久自笑,公議肯相釋。
    終然幸寬政,尚許存寄秩。

    175 《次韻子瞻游徑山》 宋·蘇轍

    去年渡江愛吳山,忽忘蜀道輕秦川。
    錢塘后到山最勝,下枕湖水相縈旋。
    坐疑吳會無復有,扁舟屢出凌濤淵。
    今秋復入徑山寺,勢壓眾嶺皆摧顛。

    176 《過白衣莊》 宋·黃公度

    草樹天邊碧,溪流雨外渾。
    仆夫經燕岫,筋力盡龍門。
    斜日當幽徑,輕風度晚村。
    築場茅屋底,約{上四下各}似東屯。

    177 《登升元閣故基》 宋·劉過

    腳力倦矣曷少休,侵晨更作升元游。
    眼中已不見二百四十尺兀之高樓,但見炊煙萬灶宿貔貅。
    上有啼雅噪鵲如泣訴,下有藤蔓老樹根據枝相虬。
    想其結締初,匠石巧與造物侔。

    178 《霖雨》 宋·劉子翚

    霖雨遂兼旬,瘴霧盈川谷。
    霏陰入戶浮,澗氣滋帷褥。
    溟蒙飛澤遠,散漫何時足。
    驟響決流渠,驚洪發平陸。

    179 《春日書事呈歷陽縣蘇仁仲八首》 宋·王之道

    芳草池塘處處佳,竹籬茅屋野人家。
    清明過了桃花盡,頗覺春容屬菜花。

    180 《安豐道中》 宋·王之道

    水滿陂塘草滿川,望中茅屋起孤煙。
    十年不踏安豐路,遂與清淮作次邊。

    * 關于茅草屋的詩詞 描寫茅草屋的詩詞 帶有茅草屋的詩詞 包含茅草屋的古詩詞(2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