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茅仙的詩詞(514首)
261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263
《蓮谷對月》 唐·王易
山空寂無言,流泉間琴筑。
伊誰愜素心,推此一輪玉。
小坐石如冰,一雨樹初沐。
清光萬古新,為樂此肖獨。
264
《張公洞》 宋·蔡中道
天上騾蹤竟不回,洞門深閉密封苔。
神光夜燭燒丹灶,淑氣晴薰講易臺。
瑤草春肥仙去遠,紫芝云暖鶴歸來。
清游喜挾三茅客,杖履凌空霧雨開。
265
《萬壽觀》 宋·陳大方
玉佩丁東下界聞,天風吹動碧霞裙。
劉郎跨鶴游三島,王子吹笙到五云。
洞府夜光傳玉印,石壇月色禮茅君。
若逢天上吳仙子,應問丹砂成幾分。
266
《游沃洲山》 宋·陳東之
我本名山人,屢作名山興。
天臺一住三十年,盡日捫蘿陟云磴。
上攬四萬八千太之高秋,參差明河兩肩并。
下瞰三百六十度之朝暾,滅沒飛煙八荒凈。
268
《梅》 宋·方回
玉樓仙去老逋坡,天下詩人奈爾何。
茅舍一枝元不少,水村千樹未為多。
力排殺氣回元造,善保陽神養內和。
暗處尋香疏認影,可容冶思羨凌波。
269
《答陳傳》 宋·葛守忠
華岳三峰客,幽居不記年。
煙霞為活計,云為作家緣。
種藥茅庭畔,栽松澗壑邊。
暫離仙洞去,可應帝王宣。
270
《書堂》 宋·胡融
右軍本清真,名題列仙籍。
朝披赤城霞,憑崖望南極。
不讀人閒書,誅茅近東壁。
松窗拂青靄,石架橫野色。
271
《靈巖》 宋·李迪
靈巖山勢異,金地景難窮。
塔影遮層漢,鐘聲落半空。
千峰羅雉堞,萬仞聳屏風。
飛鶴來清竇,刳魚掛古桐。
272
《送吳將軍元瑜》 宋·李芬
秦皇寤寐茅盈語,銳意長生欲輕舉。
徐福藥就仙骨成,云海茫茫但延佇。
東西日月秋復春,海變桑田更幾人。
忽思重看舊寰宇,驂鸞直下江淮濱。
273
《福圣觀》 宋·李建中
永懷間訪道,斗上上仙居。
瀑水磬聲外,桂花林影疏。
山名孫綽賦,觀額葛玄書。
已負秋來約,誅茅興有余。
274
《直釣巖》 宋·李芮
無械仙翁去,巖垂直釣名。
重開茅葦塞,仰見斗山明。
便覺天光近,從教俗眼驚。
登臨試一覽,心目得雙清。
275
《初夏旅況》 宋·李自中
南山北山雨蒙蒙,鎖斷翡翠千萬重。
茅檐肅啄鳥未散,練帶野水來相沖。
土階莎草如箭鏃,冷透筼筜清入骨。
雷公挾斧渡長河,拋擲牟尼三百斛。
一身蒲柳寄天涯,百云何處栽胡麻。
江湖夏潦魚鱉亂,錦袍夜月乘仙槎。
276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277
《送別趙紫芝》 宋·劉正之
夫君落落大雅姿,聲名早與賀白馳。
錦囊千首不療饑,非詩窮人窮乃時。
憶昔聞君未識面,獨傳句法夸清健。
朅來白下一相逢,傾蓋論心曾幾見。
280
《洞霄宮》 宋·王學可
歷遍江湖幾萬重,豈期方到洞霄中。
山翻九鎖天分山,洞徹三茅地透東。
夭矯龍蛇幢節影,晶熒日月御香風。
茫茫世上尋云漢,何必仙宮勝此宮。
* 關于茅仙的詩詞 描寫茅仙的詩詞 帶有茅仙的詩詞 包含茅仙的古詩詞(51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