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英枝的詩詞(597首)

    581 《送中書潘舍人省上二首》 宋·蘇籀

    紫微雞省待論思,少作英辭寤柬奇。
    高浪駕天輸朗漢,紫霄即日奮長離。
    然明東里今同道,德裕封敖適此時。
    應笑迂慵畸已甚,嗚呼鶴巘綴蟬枝。

    582 《靈巖寺偃松一首》 宋·蘇籀

    直哉十尋干,亭亭無附枝。
    紆哉獨縱肆,蟠據何離奇。
    垂髯郁千霜,蛟臂犀兕皮。
    揉剛為謙屈,至高而聽卑。

    583 《木樨花一首》 宋·蘇籀

    何處聞國薌,珍木秀巖谷。
    高標蕙蘭枝,妙輯沈麝酷。
    葉葉秋聲中,霏霏早英蓛。
    介特有如松,繁華豈慚菊。

    584 《維摩詰一首》 宋·蘇籀

    杯杓何人執其咎,脅脅卑卑十年臭。
    邂逅瓊枝解渴心,京洛豈嘗開豆蔻。
    博山沈水燒春晝,採英擷萼春風手。
    九回蠆卷紆余秀,尺六仙圍楚宮瘦。
    癡狂無限熱肝脾,盛詫櫻桃比垂柳。
    槁木寒灰不二門,禪功道力何妍陋。

    585 《江北梅開殊晚和林實之別駕韻》 宋·孫應時

    楚江橫月一枝明,想見江南半落英。
    等是春風有先后,不妨調鼎看功成。

    586 《送劉蘇州誠之帥夔門》 宋·孫應時

    了了八陣磧,巍巍三峽堂。
    竹枝歌感慨,曲米醉淋浪。
    今古英雄思,風流翰墨場。
    公行秋水落,穩穩上瞿唐。

    587 《雨中以一壺酒送汪養真秀才》 宋·王洋

    南枝未肯試瑤英,客枕愁聞屋瓦鳴。
    路斷往來泥滑滑,相思聊寄一壺情。

    588 《寄餞東麓趙贊府之官湖南》 宋·楊公遠

    憶昔鳴騶闖草廬,歡然把酒話襟期。
    自從六月袂分后,又是重陽節過時。
    江左英賢姑佐邑,湖南松竹助哦詩。
    餞違不及空惆悵,儻或逢梅寄一枝。

    589 《冬晴》 宋·楊公遠

    歲序從教自改更,老天有意活蒼生。
    一冬晴暖雨全少,三陰寒雪不成。
    謾擁地爐然榾柮,每憂時事驗欃槍。
    庭前問訊枯梅樹,怕有南枝綻玉英。

    590 《重陽》 宋·喻良能

    一年秋節重陽濃,園林上下皆清風。
    遠山百里削寒玉,平湖十畝磨青銅。
    亦好茂樹蓊西北,露枝霜葉紛青紅。
    枝頭寂寂少啼鳥,天外隱隱飛征鴻。

    591 《十月五日從兄四弟三侄侍太孺人賞菊亦好園以》 宋·喻良能

    霜天豁澄明,水日共清朗。
    西園足甘菊,歡言事幽賞。
    板輿奉慈顏,華發森少長。
    一笑喜團欒,千枝迷俯仰。

    592 《寄題劉永年桂堂》 宋·曾豐

    四時之氣秋氣清,月之掬之水中精。
    四時之月秋月明,桂之掬之木中英。
    沆瀣蒸開黃爛熳,分似群仙清鼻觀。
    君家誰會術之幻,乘夜入月移此粲。

    593 《逆旅主人家園木犀始開謹輟兩握副以二絕句馳》 宋·曾豐

    一段月中秋氣清,淪枝浹葉況精英。
    學人鼻觀飽參罷,七竅通融四體輕。

    594 《上浙東帥王尚書》 宋·曾豐

    太古犧媧氏,創為琴與笙。
    氤氳弸混沌,噢咻擘冥莖。
    合氣歸三律,分音麗五行。
    未歌先協律,無韻不成聲。

    595 《歧竹》 宋·曾豐

    漢關之茅茅之英,豐城之劍劍之精。
    雙茅雙劍龍變化,一陰一陽數生成。
    我家稚竹老龍殼,中而歧之相掎角。
    玉爪虬為夭矯枝,金鱗蛻作斕斑籜。

    596 《詠梅》 宋·張九成

    已知節物向在榮,籬下溪邊照眼明。
    夜雪壓枝生冷艷,曉寒入骨耿飛英。
    長條直上姿尤媚,斜朵橫來思更清。
    疑是玉皇傳詔急,群妃委佩赴仙京。

    597 《懷汪圣錫》 宋·張九成

    美玉藏精璞,明珠媚深淵。
    天清氣或朗,光景露涓涓。
    或者輒按劍,奇才嘆難全。
    之子英杰人,聲名何軒軒。

    * 關于英枝的詩詞 描寫英枝的詩詞 帶有英枝的詩詞 包含英枝的古詩詞(59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