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苦節的詩詞(813首)

    61 《送人宰邑》 唐·裴說

    官小任還重,命官難偶然。
    皇恩輕一邑,赤子病三年。
    瘦馬稀餐粟,羸童不識錢。
    如君清苦節,到處有人傳。

    62 《同劉秀才宿見贈》 唐·無可

    浮云流水心,只是愛山林。
    共恨多年別,相逢一夜吟。
    既能持苦節,勿謂少知音。
    憶就西池宿,月圓松竹深。

    63 《送李喻之處士洪州謁曹王》 唐·皎然

    獨思賢王府,遂作豫章行。
    雄鎮廬霍秀,高秋江漢清。
    見聞驚苦節,艱故傷遠情。
    西邸延嘉士,遺才得正平。

    寫雨

    64 《題惠琮律師院》 唐·貫休

    苦節兼青目,公卿話有馀。
    唯傳黃葉喻,還似白泉居。
    猿撥孤云破,鐘撞眾木疏。
    社壇蹤跡在,重結復何如。

    65 《蒼水》 清·黃宗羲

    少年苦節何人似?得此全歸亦稱情。
    廢寺醵錢收棄骨,老生禿筆記琴聲。
    遙空摩影狂相得,群水穿礁浩未平。
    兩世雪交私不得,只隨眾口一閑評。

    邊塞勵志贊美將士愛國

    66 《題清芬閣》 宋·郭世模

    視世軒裳一露螢,平生苦節抱遺經。
    臥云句好傳弟子,釣瀨名高齊客星。
    尚想臞儒在山澤,空留遺廟落丹青。
    發揮家傳標潛德,奕奕元孫有典刑。

    67 《句》 宋·傅伯成

    歲晚松篁期苦節,春光桃李任我情。

    68 《題尉廨壁》 宋·呂祖仁

    屈指未逾月,沿封十往還。
    路危頻駐馬,力倦怯登山。
    親老難辭祿,時平懶養閑。
    自憐清苦節,誰與達天顏。

    69 《樓居狂吟》 宋·吳龍翰

    諸方參遍一枯藤,苦節期傳夜半燈。
    弘景登樓持棒喝,不容人上第三層。

    70 《漣漪亭賞梅》 宋·陸游

    判為梅花倒玉卮,故人幽夢憶疏籬。
    寫真妙絕橫窗影,徹骨清寒蘸水枝。
    苦節雪中逢漢使,高標澤畔見湘累。
    詩成怯為花拈出,萬斛塵襟我自知。

    71 《贈李侍御》 唐·王昌齡

    青冥孤云去,終當暮歸山。
    志士杖苦節,何時見龍顏。

    72 《屬疾五首》 宋·宋祁

    天假支離養,人懷寂寞慚。
    衰容行得老,苦節遂無甘,飛鳥惟宜下,疲驢詎可驂。
    吾生知所守,嘲客勿多談。

    73 《感竹吟》 元·王冕

    云溪老竹持苦節,玉質蕭森出巖穴。
    蒼蒼古色誰為摩?凜凜清風自然別。
    勁直不肯降雪霜,瀟灑不肯棲鳳凰。
    愿殺長身載經籍,要為吾道垂休光。

    74 《寄題潯陽周氏濂溪草堂》 宋·賀鑄

    濂溪之水清,未足濯公纓。
    平生抱苦節,成就此溪名。
    長嘯置符傳,孤云歸思輕。
    溪頭四壁居,溪下百畝耕。

    75 《送王景憲奉職》 宋·梅堯臣

    清羸將家子,苦節自寒儒。
    四壁我何有,一錢君亦無。
    下灘船自急,聞雁日將晡。
    行愛青山口,人煙事網罛。

    76 《送張守秘丞二首》 宋·劉克莊

    斗壘那堪數旱饑,君侯苦節未為非。
    賓筵雖畫何嘗卜,雩禱于天且不違。
    歲儉粟輸倉氏少,郡貧餉入洛陽稀。
    老農夾道攀轅嘆,作麼攜琴載鶴歸。

    77 《延平湯使君惠雙溪樓記跋以小詩》 宋·劉克莊

    吾評此記前無古,歷歷溪山在目中。
    潦后數椽誰樸斬,云間千尺忽青紅。
    比滁亭筆尤高簡,與洛橋碑角長雄。
    父老皆云侯苦節,咄嗟幻出化人宮。

    78 《真母吳氏挽詞二首》 宋·劉克莊

    系出自華宗,來嬪隱約中。
    貧能安苦節,貴愈積陰功。
    立志如歐母,生兒似富公。
    如聞新窆處,神告在溪東。

    79 《飛仙吟送張道士》 宋·白玉蟾

    夜騎玉鰲採明月,蘂殿瑤臺寒徹骨。
    三十六天不閉門,風吹琪花散飛雪。
    簫韶鳴處隊仗多,八萬霓裳歌一闋。
    紫皇宴罷駕方出,整衣端簡去朝謁。

    80 《徐仙》 宋·白玉蟾

    採樵有遇才三日,歸路還家已十年。
    自古得仙非苦節,此坑安得號黃蓮。

    * 關于苦節的詩詞 描寫苦節的詩詞 帶有苦節的詩詞 包含苦節的古詩詞(81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