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苦色的詩詞(1231首)
541
《治西湖詩》 南北朝·范云
史氏導漳水。
西門溉河潮。
圖始未能悅。
克終良可要。
擁鍤勸年首。
提爵勞春朝。
平皋草色嫩。
通林鳥聲嬌。
已集故池鶩。
行蒔新田苗。
何吁畚筑苦。
方驩魚稻饒。
542
《答胡光大》 明·解縉
去年雪中寄我辭,一讀一回心轉悲。
結交誰似金蘭契,舉世紛紛桃李姿。
我觀百歲須臾爾,人在乾坤猶釀器。
清醲糟粕總成空,四海滔滔豈知醉。
543
《別意》 清·譚嗣同
志士嘆水逝,行子悲風寒。
風寒猶得暖,水逝不復還!
況我別同志,遙遙千里間。
纜祛泣將別,芳草青且歇。
546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547
《憶山送人》 宋·蘇洵
少年喜奇跡,落拓鞍馬間。
縱目視天下,愛此宇宙寬。
山川看不厭,浩然遂忘還。
岷峨最先見,晴光厭西川。
548
《三元里》 清·張維屏
三元里前聲若雷,千眾萬眾同時來。
因義生憤憤生勇,鄉民合力強徒摧。
家室田廬須保衛,不待鼓聲群作氣,婦女齊心亦健兒,犁鋤在手皆兵器。
549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550
《楊照承議蘆雁枕屏》 宋·畢士安
畫師不肯傳風蝶,故作枯乾逞奇絕。
清秋未合結繁陰,深戶何從灑飛雪。
雪里鴨兒苦耐寒,眠沙枕浦白云團,黃蘆槭槭枝葉乾。
江頭鳴雁恰飛起,恍如身到瀟湘間。
554
《陌上桑》 明·李攀龍
日出東南隅,照我西北樓。
羅敷貴家子,足不逾門樞。
性頗喜蠶作,采桑南陌頭。
上枝結籠系,下枝掛籠鉤。
555
《江城子·病起春盡》 明·夏完淳
一簾病枕五更鐘,曉云空,卷殘紅。
無情春色,去矣幾時逢?
添我幾行清淚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宮吳苑草茸茸,戀芳叢,繞游蜂。
料得來年,相見畫屏中。
人自傷心花自笑,憑燕子,罵東風。
557
《梅花》 宋·鄭剛中
玉骨透花寒,冰壺清露滴。
暗香驚返魂,移自芝蘭側。
殷勤置書幾,粲粲百態出。
徘徊欲與語,奈此雪霜色。
高標邈難親,欲疏還不得。
個中須有詩,苦覓不到筆。
要須明月來,吒之問姑射。
558
《送子就試帖》 宋·虞剛簡
兒有掌中杯但把,歸期苦苦催奕世。
衣冠仍上第公臺,元自詩書裹面來。
秋色為渠開先我,梁世馬首回猿鶴。
莫輕窺蕙帳驚猜,苔步歸休亦樂哉。
559
《漁家傲·富貴經中談凈域》 宋·可旻
富貴經中談凈域。
赤珠瑪瑙為嚴飾。
彼土眾生當曉色。
擎衣裓。
妙華供養他方佛。
稚小嬉游隨沒溺。
娑婆是苦何曾識。
忻厭邇來方有力。
從朝夕。
靜焚一炷香凝碧。
560
《游棲霞四首》 宋·周文璞
破曉逗苦霧,客鼻何酸辛。
山中氣候異,初日如燭銀。
田間石獸多,知是肉角麟。
古苔半皴腹,化作蒼龜鱗。
* 關于苦色的詩詞 描寫苦色的詩詞 帶有苦色的詩詞 包含苦色的古詩詞(123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