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若問的詩詞(1562首)
181
《遲歸》 明·唐寅
大雪尋梅好寫詩,隔江友家泛金扈。
因觀赤壁兩篇賦,不覺蘇州夜半時。
城上將軍原有令,江南才子本無知。
賢侯若問真消息,也有聲名在鳳池。
184
《陪大慈老登古院》 宋·李彌遜
林影橫搘折腳床,禪翁喚我坐斜陽。
諸天共說無生話,萬壑同薰不盡香。
茗碗泛云醒遠目,藜羹煮玉鬧枯腸。
逢人若問峰頭事,翠竹陰中菊正黃。
186
《游三角寺》 宋·胡寅
再游三角寺,勝踐十人偕。
雨后林巒媚,心同笑語諧。
碧蘭初秀畹,紅藥漸翻階。
若問經行意,春風寫客懷。
188
《拌毫筆》 宋·李石
管城無別派,毛族競分支。
公子兔三穴,大夫羊五皮。
端能開句眼,未肯畫愁眉。
若問結繩祖,先從六畫推。
189
《羽扇亭》 宋·李石
十里山光紺碧圍,瘴煙收盡溢春暉。
黃紬睡美聞衛唱,白羽風高入指揮。
樓角片云隨雁去,谿頭驟雨送龍歸。
君王若問安邊策,苜蓿漫山戰馬肥。
192
《送錢文季國博赴召》 宋·曹彥約
沖暑相迎慰寂寥,忍寒為別助蕭條。
笑談但喜頻揮麈,夢想何嘗到續貂,已辨犁鋤供老圃,尚乘軺傳吒公朝。
班聯若問官聯舊,說與思歸不自聊。
193
《送趙安卿召除考功》 宋·曹彥約
秉節歸來乍賜環,握蘭高處自催班。
身趨地禁嚴凝上,名在湘清欸乃間。
萬灶艱難寬國步,一是咫尺近天顏。
席前若問長沙事,只有空仁滲百蠻。
194
《答趙守見貽這韻》 宋·曹彥約
已報親題下紫泥,尚留佳識筑新堤。
一心國事忉忉在,萬口民歌剪剪齊。
惜去轍須田父臥,催歸詔有內臣赍。
舍人若問朝天日,割盡黃云水滿犁。
196
《送趙鼎臣赴召二首》 宋·李曾伯
師旅之余旱繼之,可為太息此何時。
江頭人類魚鱗集,局面憂深虎口危。
國事不應分爾汝,邊防豈特固藩籬。
茂弘若問金陵事,說與江東米價知。
197
《次蔣志父韻》 宋·李曾伯
中原百戰徯來蘇,浸喜衣冠復舊區。
要得一行須老將,曾何千慮付狂夫。
山川感慨詩難盡,煙火蕭條酒尚無。
若問西湖已蕪沒,望窮惟有幾浮圖。
198
《送書記雷宜叔造朝》 宋·李曾伯
五色云邊昔稚圭,軍戎萬里已周知。
趨朝豈止重憑廣,出幕聊為送適詩。
行李羽輕清漲穩,交情珍重歲寒期。
君王若問荊州事,白玉階前細數之。
200
《留鶴江有感》 宋·陳允平
抱玉歸來淚滿襟,世間何許覓知音。
此生雖有噬臍悔,到死終無嘗膽心。
伏櫪馬思云路遠,避鉤魚隱石潭深。
故人若問淞江客,自采芙蓉學楚吟。
* 關于若問的詩詞 描寫若問的詩詞 帶有若問的詩詞 包含若問的古詩詞(156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