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若逢的詩詞(1058首)

    241 《送韋秀才道沖赴制舉》 唐·劉禹錫

    驚禽一辭巢,棲息無少安。
    秋扇一離手,流塵蔽霜紈。
    故侶不可追,涼風日已寒。
    遠逢杜陵士,別盡平生歡。

    242 《和董庶中古散調詞贈尹果毅》 唐·劉禹錫

    昔聽東武吟,壯年心已悲。
    如何今濩落,聞君辛苦辭。
    言有窮巷士,弱齡頗尚奇。
    讀得玄女符,生當事邊時。

    243 《游桃源一百韻》 唐·劉禹錫

    沅江清悠悠,連山郁岑寂。
    回流抱絕巘,皎鏡含虛碧。
    昏旦遞明媚,煙嵐分委積。
    香蔓垂綠潭,暴龍照孤磧。

    244 《客有為余話登天壇遇雨之狀,因以賦之》 唐·劉禹錫

    清晨登天壇,半路逢陰晦。
    疾行穿雨過,卻立視云背。
    白日照其上,風雷走于內。
    滉漾雪海翻,槎牙玉山碎。

    245 《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韻》 唐·劉禹錫

    楚望何蒼然,曾瀾七百里。
    孤城寄遠目,一寫無窮已。
    蕩漾浮天蓋,四環宣地理。
    積漲在三秋,混成非一水。

    246 《送曹璩歸越中舊隱詩》 唐·劉禹錫

    行盡瀟湘萬里馀,少逢知己憶吾廬。
    數間茅屋閑臨水,一盞秋燈夜讀書。
    地遠何當隨計吏,策成終自詣公車。
    剡中若問連州事,唯有千山畫不如。

    247 《奉和中書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韻》 唐·劉禹錫

    暮景中秋爽,陰靈既望圓。
    浮精離碧海,分照接虞淵。
    迥見孤輪出,高從倚蓋旋。
    二儀含皎澈,萬象共澄鮮。

    248 《詠懷(一作詠情,一作感寓)》 唐·孟郊

    濁水心易傾,明波興初發。
    思逢海底人,乞取蚌中月。
    此興若未諧,此心終不歇。

    249 《胡山人歸王屋,因有贈》 唐·張籍

    轉轉無成到白頭,人間舉眼盡堪愁。
    此生已是蹉跎去,每事應從鹵莽休。
    雖作閑官少拘束,難逢勝景可淹留。
    君歸與訪移家處,若個峰頭最較幽。

    山水景點

    250 《馬詩二十三首》 唐·李賀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
    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抒懷懷才不遇

    251 《惱公》 唐·李賀

    宋玉愁空斷,嬌饒粉自紅。
    歌聲春草露,門掩杏花叢。
    注口櫻桃小,添眉桂葉濃。
    曉奩妝秀靨,夜帳減香筒。

    252 《寄隱客》 唐·元稹

    我年三十二,鬢有八九絲。
    非無官次第,其如身早衰。
    今人夸貴富,肉食與妖姬。
    而我俱不樂,貴富亦何為。

    253 《寄隱客》 唐·元稹

    我年三十二,鬢有八九絲。
    非無官次第,其如身早衰。
    今人夸貴富,肉食與妖姬。
    而我俱不樂,貴富亦何為。

    254 《寄吳士矩端公五十韻(此后并江陵士曹時作)》 唐·元稹

    昔在鳳翔日,十歲即相識。
    未有好文章,逢人賞顏色。
    可憐何郎面,二十才冠飾。
    短發予近梳,羅衫紫蟬翼。

    戰爭豪邁

    255 《送王協律游杭越十韻》 唐·元稹

    去去莫凄凄,馀杭接會稽。
    松門天竺寺,花洞若耶溪。
    浣渚逢新艷,蘭亭識舊題。
    山經秦帝望,壘辨越王棲。

    256 《春六十韻》 唐·元稹

    節應寒灰下,春生返照中。
    未能消積雪,已漸少回風。
    迎氣邦經重,齋誠帝念隆。
    龍驤紫宸北,天壓翠壇東。

    257 《縛戎人-達窮民之情也》 唐·白居易

    縛戎人,縛戎人,耳穿面破驅入秦。
    天子矜憐不忍殺,詔徙東南吳與越。
    黃衣小使錄姓名,領出長安乘遞行。

    258 《郊陶潛體詩十六首》 唐·白居易

    不動者厚地,不息者高天。
    無窮者日月,長在者山川。
    松柏與龜鶴,其壽皆千年。
    嗟嗟群物中,而人獨不然。

    259 《觀稼》 唐·白居易

    世役不我牽,身心常自若。
    晚出看田畝,閑行旁村落。
    累累繞場稼,嘖嘖群飛雀。
    年豐豈獨人,禽鳥聲亦樂。

    260 《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唐·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順山。
    去山四五里,先聞水潺湲。
    自茲舍車馬,始涉藍溪灣。

    * 關于若逢的詩詞 描寫若逢的詩詞 帶有若逢的詩詞 包含若逢的古詩詞(10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