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忠于操,嘉寶諂事溫。晦翁嘆難嗣,坡老惜無孫。
難泯同胞好,每因長舌疏。若能諧婦姒,九世可同居。
[以上題及詩均殘缺]少全。若論死生無愧怍,幅巾豈不勝貂蟬。
夢里依稀若在傍,安知覺后忽他鄉。裁成出戌衣封去,挑就回紋錦寄將。多謝舊官留破鏡,半為蕩子守空房。偶逢女伴悲酸嘆,不似披緇意味長。
書奸書盜不隱,諱周諱魯若私。使亂賊懼直筆,于定哀多微辭。
七竅豈堪頻鑿,百骸漸覺不仁。若非右臂作字,乃公已是廢人。
古云若保赤子,亦曰如烹小鮮。雉馴萬物遂性,犬吠一村廢眠。
彼民若不駭輿,乃翁可就安車。擊鮮之力不足,啜菽之歡有馀。
典午無蜀可也,孫氏畫江守之。輕裘緩帶自若,拔刀斫案不疑。
有酒聊排悶,無書可訂頑。君看鸞鎩羽,不若早知還。
惠能鐵葉漆布,瞿曇金棺茶毗。若道老君不死,未知秦失吊誰。
道家事頗恍惚,稗官書多詼諧。帝居非若溷也,天上豈有廁哉。
吾嘗評石鼎詩,蓋出一手所為。若使彌明能道,唐朝有兩退之。
吾觀明府毫端妙,傳得尊公肘后方。番俗尚歌漢東柳,莆人不剪召南棠。威驅未若心懷惠,內荏徒然外抑強。想見江鄉與閩嶠,家家各炷一爐香。
若稽古至三萬,道德經亦五千。俗學見皮膚止,圣處非口耳傳。
四十年前忝此除,偶因詩禍免題輿。故交反眼炎涼異,歲月驚心露電如。銜內條冰疑有欠,鏡中須雪摘無馀。南州剩有隨陽雁,若比江湖易寄書。
堯舜若稽古外,烈祖圣謨洋洋。道理一句最大,卓冠萬世帝王。
斯人詎意掩斯丘,六合茫茫不可求。射虎山中如昨日,騎鯨海上忽千秋。帝方欲老長沙傅,虜尚能言博望侯。回首瀨溪溪畔路,跛驢無復從公游。
忽有尺書來委巷,斷無半顆奉權門。且為錦荔支聯句,不記金蓮燭代言。頗羨彩毫摛老作,未應丹實減初元。明年倍熟平分吃,暢殺茲溪與后村。
辨幕資籌筆,圜扉待雪冤。未論公喜怒,先為母平反。君壯行其志,吾貧贈以言。自憐劉跛子,不及送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