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若留的詩詞(1206首)

    701 《韓干馬十四匹》 宋·蘇軾

    二馬并驅攢八蹄,二馬宛頸??尾齊。
    一馬任前雙舉后,一馬卻避長鳴嘶。
    老髯奚官騎且顧,前身作馬通馬語。
    后有八匹飲且行,微流赴吻若有聲。

    702 《東新橋》 宋·蘇軾

    群鯨貫鐵索,背負橫空霓。
    首搖翻雪江,尾插崩云溪。
    機牙任信縮。
    漲落隨高低。

    703 《陌上花三首》 宋·蘇軾

    陌上山花無數開,路人爭看翠軿來。
    若為留得堂堂去,且更從教緩緩回。

    704 《夜臥濯足》 宋·蘇軾

    長安大雪年,束薪抱衾裯。
    云安市無井,斗水寬百憂。
    今我逃空谷,孤城嘯鵂鹠。
    得米如得珠,食菜不敢留。

    705 《次韻徐積》 宋·蘇軾

    殺雞未肯邀季路,裹飯先須問子來。
    但見中年隱槐市,豈知平日賦蘭臺。
    海山入夢方東去,風雨留人得暫陪。
    若說峨眉眼前是,故鄉何處不堪回。

    706 《閱世亭詩贈任仲微》 宋·蘇軾

    任公鎮西南,嘗贈繞朝策。
    當時若盡用,善陣無赫赫。
    凄涼十年后,邪正久已白。
    卻留封德彝,天意眇難測。

    707 《送宋君用游輦下》 宋·蘇軾

    暴雨漲荒溪,尺水生洪流。
    中有潑潑鯉,泛然方快游。
    安知赤日爍,沸浪生浮漚。
    石密岸狹束,鱗鬣窘若囚。

    708 《上清詞》 宋·蘇軾

    南山之幽,云冥冥兮。
    孰居此者?帝側之神君。
    君胡為兮山之幽,顧宮殿兮久淹留。
    又曷為一朝去此而不顧兮,悲此空山之人也。

    709 《陌上花三首(并引)》 宋·蘇軾

    游九仙山,聞里中兒歌《陌上花》。
    父老云:吳越王妃每歲春必歸臨安,王以書遺妃曰:"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吳人用其語為歌,含思宛轉,聽之凄然,而其詞鄙野,為易之云。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

    710 《送喬仝寄賀君六首(并敘)》 宋·蘇軾

    舊聞靖長官、賀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
    章圣皇帝東封,有謁于道左者,其謁云晉水部員外郎賀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
    已而閱謁,見之,大驚,物色求之不可得。
    天圣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詣闕進佛道像,直數千萬。

    711 《白鶴峰新居欲成夜過西鄰翟秀才二首》 宋·蘇軾

    林行婆家初閉戶,翟夫子舍尚留關。
    連娟缺月黃昏后,縹緲新居紫翠間。
    系悶豈無羅帶水,?韓退之云:水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割愁還有劍铓山。

    712 《洛中送冀處士東游》 唐·杜牧

    處士有儒術,走可挾車辀。
    壇宇寬帖帖,符彩高酋酋。
    不愛事耕稼,不樂干王侯。
    四十余年中,超超為浪游。

    713 《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 宋·王安石

    定林瞰土山,近乃在眉睫。
    誰謂秦淮廣,正可藏一艓。
    朝予欲獨往,扶憊強登涉。
    蔡侯聞之喜,喜色見兩頰。

    714 《寄虔州江陰二妹》 宋·王安石

    貢水日夜下,下與章水期。
    我行二水間,無日不爾思。
    飄若越鳥北,心常在南枝。
    又如岐首蛇,南北兩欲馳。

    715 《和王微之登高齋三首》 宋·王安石

    寒云沈屯白日埋,河漢蕩坼天如簁。
    衡門兼句限泥潦,臥聽窾木鳴相挨。
    蕭辰忽掃纖翳盡,北嶺初出青嵬嵬。
    微之新詩動我目,爛若火齊金盤堆。

    716 《憶昨詩示諸外弟》 宋·王安石

    憶昨此地相逢時,春入窮谷多芳菲。
    短垣囷囷冠翠嶺,躑躅萬樹紅相圍。
    幽花媚草錯雜出,黃蜂白蝶參差飛。
    此時少壯自負恃,意氣與日爭光輝。

    717 《酬王檐叔奉使江南訪茶法利害見寄》 宋·王安石

    余聞古之人,措法貽厥後。
    命官惟賢材,職事又留狃。
    止能權輕重,王府則多有。
    豈嘗搉其子,而為民父母。

    718 《惜日》 宋·王安石

    白日照四方,當在中天留。
    春風地上行,當與時周游。
    和氣所披拂,槁乾卻濕柔。
    愛欲傳萬物,勢難停一州。

    719 《續長恨歌》 宋·范成大

    帝鄉云馭若為留,八景三清好在不?
    玉笛不隨雙鶴去,人間猶得聽梁州。

    720 《萬景樓》 宋·范成大

    左披九頂云,右送大峨月。
    殘山剩水不知數,一一當樓供勝絕。
    玻璃濯錦遙相通,指麾大渡來朝宗。
    川靈胥命各東去,我亦順流呼短篷。

    * 關于若留的詩詞 描寫若留的詩詞 帶有若留的詩詞 包含若留的古詩詞(120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