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若教的詩詞(812首)

    221 《贈別饒云叟赴萬州教官》 宋·鄧深

    話別哦詩當酒甌,竹萌成筍麥方秋。
    數聲春后呼風鳥,百丈朝來送浪舟。
    已得通津好消息,何妨舊物小淹留。
    到官應動鄉關思,南浦西山若個優。

    222 《次韻送胡教論炳文如金陵二首》 宋·方回

    子有山中田,何不力自耕。
    曰予抱奇志,犯軷為此行。
    于茲匏瓜系,曷若鳳凰鳴。
    徒步未可料,一日秉國成。

    223 《送常德教趙君》 宋·方回

    岳陽州城危樓前,無地但有水與天。
    一點之青惟君山,四顧洶涌心茫然。
    吾嘗北風吹湖船,飛過洞庭一日間。
    高桅一昂摩日邊,及其一低如沉淵。

    224 《寄呈張教論》 宋·丘葵

    天欲昌吾道,君來董縣庠。
    壇荒猶杏樹,水落且芹香。
    欲與二三子,皈依數仞墻。
    若為鷗鷺伴,留住水云鄉。

    225 《悼明教嵩禪師》 宋·釋寶曇

    旋縛陰崖屋,去裹北山飯。
    饑寒十萬讀,甚盛若禁臠。
    南越古象犀,明月萬金產。
    逢人不易售,一見待天眼。

    226 《贊護教》 宋·釋印肅

    契那一通,方全六用。
    護持般若,法身不動。

    227 《李兼濟分教江陰》 宋·袁說友

    結交不在久,但問交者誰。
    相從何用頻,要以道誼期。
    我初未識君,已誦班馬辭。
    太學金薤篇,爛若琳瑯垂。

    228 《參政瞿公之孫東廣機宜德遠惠收若詩以能問于》 宋·曾豐

    高廟中興初十年,大參內制余百篇。
    心聲之發動夷夏,手澤所存傳子孫。
    得其傳者孫之嫡,參自道根至枝葉。
    一元生二二生三,萬特取千千取百。

    229 《復用前韻呈黃教授》 宋·曾豐

    有底杜陵語,不驚人不休。
    筆端非外鑠,胸次有天游。
    自發人三嘆,而銷我四愁。
    忘其舒若疾,何適不猶猶。

    230 《癸卯豫章貢闈酬贈教授張安叔》 宋·曾豐

    吾與子所居,相去二百里。
    建昌吾之鄰,其實同郡耳。
    已久聞姓名,不專為科第。
    論心雖所共,舉足若相避。

    231 《相和歌辭·日出行》 唐·李賀

    白日下昆侖,發光如舒絲。
    徒照葵藿心,不照游子悲。
    折折黃河曲,日從中央轉。
    旸谷耳曾聞,若木眼不見。
    奈何鑠石,胡為銷人。
    羿彎弓屬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詎教晨光夕昏。

    232 《相和歌辭·決絕詞三首》 唐·元稹

    乍可為天上牽牛織女星,不愿為庭前紅槿枝。
    七月七日一相見,故心終不移。
    那能朝開暮飛去,一任東西南北吹。

    233 《相和歌辭·估客樂》 唐·元稹

    估客無住著,有利身即行。
    出門求火伴,入戶辭父兄。
    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
    求名有所避,求利無不營。

    樂府婦女思念

    234 《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 唐·王績

    伊昔逢喪亂,歷數閏當馀。
    豺狼塞衢路,桑梓成丘墟。
    余及爾皆亡,東西各異居。
    爾為背風鳥,我為涸轍魚。

    235 《詠史四首》 唐·盧照鄰

    季生昔未達,身辱功不成。
    髡鉗為臺隸,灌園變姓名。
    幸逢滕將軍,兼遇曹丘生。
    漢祖廣招納,一朝拜公卿。

    236 《疇昔篇》 唐·駱賓王

    少年重英俠,弱歲賤衣冠。
    既托寰中賞,方承膝下歡。
    遨游灞水曲,風月洛城端。
    且知無玉饌,誰肯逐金丸。

    寫景送別友情

    237 《早春洛陽答杜審言》 唐·于季子

    梓澤年光往復來,杜霸游人去不回。
    若非載筆登麟閣,定是吹簫伴鳳臺。
    路傍桃李花猶嫩,波上芙蕖葉未開。
    分明寄語長安道,莫教留滯洛陽才。

    238 《早春洛陽答杜審言》 唐·于季子

    梓澤年光往復來,杜霸游人去不回。
    若非載筆登麟閣,定是吹簫伴鳳臺。
    路傍桃李花猶嫩,波上芙蕖葉未開。
    分明寄語長安道,莫教留滯洛陽才。

    239 《感遇詩三十八首》 唐·陳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陽始代升。
    圓光正東滿,陰魄已朝凝。
    太極生天地,三元更廢興。
    至精諒斯在,三五誰能征。

    240 《奉和圣制賜諸州刺史應制以題坐右》 唐·張說

    文明遍禹跡,鰥寡達堯心。
    正在親人守,能令王澤深。
    朝廷多秀士,熔煉比精金。
    犀節同分命,熊軒各外臨。

    * 關于若教的詩詞 描寫若教的詩詞 帶有若教的詩詞 包含若教的古詩詞(81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