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若想的詩詞(592首)
562
《送術明居士燕道覺歸東林》 宋·方回
君不見錢塘西湖三賢堂,林蘇宋人白傅唐。
三賢生本不相識,死乃異代同烝嘗。
又不見吳江垂虹三高祠,鴟夷一舸浮西施。
天隨陸子玄真子,求志逃名非一時。
564
《飯溪石》 宋·葛紹體
一石類古鐘,范模昔誰制。
開闢幾歲月,蘿蔓疑篆隸。
老木上婆娑,清泉下溶{左氵右裔}。
左右亂石列,拱若朝玉帝。
565
《積雪》 宋·郭印
一夜蕭蕭灑竹聲,漏水未殘天忽明。
初疑落月照東榮,樹雞烏鵲紛紛驚。
起來積雪爛中庭,窪隱污穢悉已平。
海水飛波上棟甍,萬瓦堆鹽一尺盈。
566
《題東山玩月圖》 宋·黃庚
斜陽紅盡暮云碧,一片天光涵水色。
海濤擁出爛銀盤,千里嬋娟共今夕。
主人鄰客登東山,踏碎寒光看秋液。
星河倒景浸空明,露華溥玉夜氣清。
568
《翠微堂》 宋·李處權
我讀醉翁文,想當筆如椽。
東坡獨知翁,謂今為飛仙。
偉明后來秀,文亦星斗懸。
一旦辭世紛,歸巢月輪邊。
569
《有翅天馬圖》 宋·牟巘五
何年塵鏡昏乍洗,金背涌出差主怪詭。
自古空言馬生角,今乃見馬生兩翅。
恐是渥洼種,往往感龍氣。
龍惟神,飛行天,
571
《觀音大士贊》 宋·釋師范
大哉觀自在,善觀諸音聲。
而於諸音聲,不作音聲見。
是見亦寂滅,亦無寂滅者。
由來離眾苦,處處得解脫。
572
《金竹歌》 宋·釋文珦
雙檜高亭亭,遙見百里外。
恍疑香煙幢,亦若羽葆蓋。
秀色何其多,貞心固常在。
化龍想非難,坐待風雨會。
573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佛說一切法,為除一切心。
若人解實相,於中無虛誑。
說與不說同,是師名最上。
574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眾生本是佛,悟了一體同。
若人不達本,逐末走西東。
君子當務本,本立佛性同。
通一萬事畢,終不被塵籠。
575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佛是西天之梵語,此土將覺義以同名。
心邊不覺屬眾生,心轉覺時一切佛。
佛開口處為言教,化導迷心轉覺心。
眾生開口成寐語,沙魘群迷叫不醒。
576
《十二時歌》 宋·釋印肅
人定亥,墜石癡人猶搗碓。
忽然舂出古菱花,照地照天無向背。
今時人,會不會,未了先須除渴愛。
情忘想盡至無依,體若虛空非內外。
579
《蔡郎中請贊》 宋·釋宗杲
賦性暴,舉止傲,說甚道。
有個沒意智獃郎,隨例妄想顛倒。
蔡郎中還見麼,若也當面諱卻,便是監主自盜。
580
《入定觀音贊》 宋·釋宗杲
世間種種音聲相,眾以耳聽非目睹。
唯此大士眼能觀,瞑目諦觀為佛事。
於眼境界無所取,耳鼻舌身意亦然。
善哉心洞十方空,六根互顯如是義。
* 關于若想的詩詞 描寫若想的詩詞 帶有若想的詩詞 包含若想的古詩詞(5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