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若夫的詩詞(1251首)

    661 《玉山觀》 宋·李北之

    巒岡經亙翠環中,中有山形如覆鏞。
    晉仙王郭曾登眺,名形婺女金華同。
    懸崖積鐵數百尺,輪囷老木參天碧。
    時有金雞擊膊鳴,鏗鍧響通石屋石。

    662 《題章詡靜觀堂》 宋·李達可

    君不見通都蕩蕩開九逵,肩摩轂擊人爭馳。
    危樓百尺獨高臥,下看膠擾無休時。
    又不見滄江茫茫與天遠,輕舟出沒風濤險。
    此時著身平地人,遙憐櫂夫驚破膽。

    663 《舍上辭歸羅豫章先生》 宋·李侗

    學首求師久劍潭,豈緣枯朽預儒涵。
    致知事業同歸理,克己工夫判立談。
    未借老商顏笑一,已偕韓氏俗重三。
    過庭若問論詩禮,應問從誰學指南。

    664 《掛冠》 宋·李瓘

    古云學古斯入官,我見學易而官難。
    平生透破夢覺關,本來面目只儒酸。
    吾親不侍若為歡,不如歸去臥林間。
    殿前三策瀝忠肝,多謝皇恩天地寬。

    665 《真味堂》 宋·李之純

    問渠真味若為言,不著鹽梅也自全。
    黿鼎大夫徙染指,曲車公子謾流涎。
    胸中已有五千卷,徽外更聽三兩弦。
    此老清饞何所嗜,宦途嚼蠟已多年。

    666 《題太岳院壁》 宋·林焞

    我來勸農值春雨,傍人笑我身藍縷。
    我身藍縷分當然,唯有擔夫愁艱阻。
    汝擔夫,聽我語,桑麻谷粟生於土。

    667 《上融堂》 宋·呂人龍

    直道人間未可孤,朝廷有意用真儒。
    故將能鑒煩司馬,不使春秋欠董狐。
    握節米豬高節不,盜名齊豹得名無。
    若商敗狄鏖秦事,先軫何嘗是匹夫。

    668 《送昆山丞謝子潚解官還朝》 宋·馬先覺

    結交無慮三十年,道同志合難其全。
    傾蓋相歡豈無有,當面論心背不然。
    晚知趨向動違俗,閉門避客魚淵潛。
    屬聞貳令非常好,才德遠過崔藍田。

    669 《火后寄詮老》 宋·木待問

    攙槍墮九宵,列缺亂阡陌。
    西城若黔廬,東墟已堆甓。
    幽棲僅容膝,隱市意自適。
    天公不我相,同此編戶厄。

    670 《游洞霄》 宋·聶兼善

    吾聞洞霄山水妙天下,繚白縈青勝圖寫。
    九重扃錀極深嚴,一岫寬閑更瀟灑。
    倚空天柱何孤高,諸峰羅立猶兒曹。
    長松怪石入題品,金堂玉室供游遨。

    671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672 《題衢州驛舍》 宋·衢州士人

    千夫荷擔在山阿,膏血如何有許多。
    不若扁舟竟歸去,休從清獻墓前過。

    673 《和祖無擇題袁州東湖盧肇石》 宋·任大中

    宜陽刺史才,祖擇之維杰。
    大旱雨一方,盡使焦枯活。
    公退趣尚深,水石探其絕。
    長江北岸林,唐有盧子發。

    674 《上揚州錢帥》 宋·沈繼祖

    名世半千推碩德,淮南第一是揚州。
    一塵不動邊民樂,知有威聲懾虜酋。
    人謂儒生將略疏,世人無未識真儒。
    天下武夫俱奪氣,錢公赤手縛于菟。

    675 《北邙行》 宋·釋法泉

    前山后山高峨峨,喪車轔轔日日過。
    哀歌幽怨滿巖谷,聞者潛悲薤露歌。
    哀歌一聲千載別,孝子順孫徒泣血。
    世間何物得堅牢,大海須彌竟磨滅。

    676 《偈七首》 宋·釋法泉

    快人一言,快馬一夫。
    若便眼睛定動,未免紙裹麻纏。
    腳下是地,頭上是天。
    不信但看八九月,紛紛黃葉滿山川。

    677 《偈頌六十首》 宋·釋曇華

    大丈夫,須猛烈,打破從前伎倆,直下斬釘截鐵,拈卻佛祖機,拔卻系驢橛。
    豈不見睦州為人太親切,拶得云門腳折。

    678 《偈二首》 宋·釋元素

    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兮金剛焰。
    非但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卻天魔膽。
    未開口時先分付,擬思量處隔千山。
    莫言佛法無多子,未透玄關也大難。

    679 《偈》 宋·釋祖璇

    吃粥了也未,趙州無忌諱。
    更令洗缽盂,太煞沒巴鼻。
    悟去由來不丈夫,這僧那免受糊涂。
    有指示,無指示,

    680 《越問·越茶》 宋·孫因

    日鑄山之英氣兮,既發越於鏌鎁。
    地靈洩而不盡兮,復熏蒸於草芽。
    雖名出之最晚兮,為江南之第一。
    視紫筍若奴臺兮,又何論乎石花。

    * 關于若夫的詩詞 描寫若夫的詩詞 帶有若夫的詩詞 包含若夫的古詩詞(125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