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若堂的詩詞(1112首)

    921 《又次韻》 宋·樓鑰

    投老歸稱前進士,時與田夫相汝爾。
    淵明賦歸何敢望,曼容自免差可擬。
    門前爵羅真可設,老圃灌畦聊自比。
    恕齋空洞最相親,笑談頗覺清無滓。

    922 《曾吏部壽詩集老杜句》 宋·樓鑰

    刺史諸侯貴,春城海水邊。
    層城臨媚景,水合數百源。
    山色佳有余,云門吼瀑泉。
    游山憶謝公,頻游任履穿。

    923 《挽谷子長》 宋·廖行之

    百歲三之日,如君乃若然。
    謝庭凋玉樹,楚澤斃蘭荃。
    堂有雙親老,身無寸祿緣。
    英魂儻猶在,泣我此詩篇。

    924 《採芙蓉詞》 宋·楊冠卿

    采采芙蓉華,集之以為裳。
    自從若耶谿,登于君子堂。
    馨香壓紉蘭,把玩卑瓊芳。
    佩服古無斁,懷人思沅湘。

    925 《秋日同官游圣感寺晚飲范公亭分韻得須對二字》 宋·虞儔

    木末好風來,山頭涼月朏。
    快哉城上亭,登臨吾亦再。
    堂堂文正公,精神凜猶在。
    懷行且停飲,四座俱起酹。
    義氣激余衷,豁若挹沆瀣。
    此夕飲也清,且無俗子對。

    926 《舟行》 宋·趙蕃

    夜來投宿定花浦,乞曉占風更前邁。
    波濤洶涌勢莫遏。
    顧視吾舟真若芥。
    是時霜威甚可怖,篙師戰縮不可耐。

    927 《送劉通判二首》 宋·趙蕃

    國祚重興后,人才應運生。
    端殊飛紫鷟,亦異夢長庚。
    大半廟堂用,若為州縣更。
    垂弧賀今日,連茹徯茲行。

    928 《泊舟叫巖入法林院訪洪駒父留題》 宋·趙蕃

    溪邊遵微徑,林下陟荒級。
    逢僧衣藍縷,對面日曛黑。
    堂空若無人,巖淺僅容席。
    流傳昔聞詩,求訪今罔獲。

    929 《令逸作歲寒知松柏題詩因作》 宋·趙蕃

    不有歲寒時,若為松柏知。
    南方故多暖,此物寧能奇。
    漫道同生植,何云盛衰齊。
    不臣真浪說,難用空增悲。
    匠石令孰是,明堂那覺遲。
    玄都種桃者,一笑已前期。

    930 《雨宿永源寺》 宋·趙蕃

    六月有此雨,是為豐年徵。
    我眠虛堂上,肅肅若有冰。
    預愁前溪水,明發度凌兢。

    931 《偉叔蔡兄來永嘉屢辱投贈於其歸也輒奉俚歌為》 宋·葉適

    慶歷故家忠惠后,性酷喜文疎嗜酒。
    飄風聚雨蛙蚓寂,草玄獻頌龍蛇走。
    古人道大何不容,回空賜殖同升堂。
    若遇韓門親指畫,豈有不在籍湜行。
    水心可憐地如掌,讀罷君詩一惆悵。
    文星今直正莆中,去覓掀天無底浪。

    932 《盤谷胡季隨挽章二首》 宋·曹彥約

    天地開南學,葵軒接五峰。
    淳熙亡一鑒,盤谷有真蹤。
    庭立心傳鯉,門乘玉潤龍。
    風流遮不斷,堂斧若為封。

    933 《江漢亭百韻》 宋·鄭清之

    山川自高深,開避由邃古。
    長江瀉岷峨,橫亙截區宇。
    東流為沔津,疏鑿仗神禹。
    襟帶成奧區,都會稱鄂渚。

    934 《題桃源圖》 宋·魏了翁

    伏勝高堂書已出,竇公制氏樂猶傳。
    魯生力破秦儀陋,商皓終扶漢鼎顛。
    隱者寧無人禮義,武陵獨匪我山川。
    若將此地為真有,亂我彝倫六百年。

    935 《羅承事挽詩》 宋·魏了翁

    人為浮名若掛鉤,夫君知命獨休休。
    寒烏落日風林晚,老雁長云夜壑秋。
    寶劍裝留松影里,黃金籯在架簽頭。
    便隨丹旐堂堂去,宰木號寒起伏牛。

    936 《贈張將領十六韻》 宋·徐照

    一載鄞江上,波平塵不飛。
    屢成橫槊句,密運若神機。
    弓影盈秋月,劍光搖夕暉。
    起身黃石地,成夢黑山薇。

    937 《古交行》 宋·劉學箕

    君居京江頭,我住武夷曲。
    平生風馬牛,道路幾重複。
    會面情相親,卜室欣相聆。
    傾蓋一笑粲,恍然如故人。

    938 《七言》 宋·周文璞

    云竺前頭即御園,小風斜雨入梅天。
    放歌偃蹇如圓澤,古貌昂藏若稚川。
    尋得數行天寶字,破他一夜草堂眠。
    此生更要窮經論,惆悵高人舊石筵。

    939 《題蔡武伯所藏荊公硯》 宋·周文璞

    獸面鼎足奔回互,中有潤澤比雨露。
    當年曾出富國疏,老子平生用心處。
    帝謨商頌周六典,刻畫聲形勞解詁。
    至今文字與風騷,一一相輝炫湘素。

    940 《和大著何后部》 宋·程公許

    憶昔歲云暮,言趨君子堂。
    昕班偶同歸,三度金節涼。
    木天并英游,東壁分余光。
    日者對宸扆,直聲動巖廊。

    * 關于若堂的詩詞 描寫若堂的詩詞 帶有若堂的詩詞 包含若堂的古詩詞(111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