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若休的詩詞(811首)
741
《中巖》 宋·晁公溯
我聞慈姥巖,今作巖中游。
驚嗟未省見,入蜀今白頭。
松道夾蕭森,石門閉清比。
蘚字崖壁古,蟲書山葉秋。
742
《鄰舍橫逆》 宋·陳淳
茫茫薄俗沸蚊蛆,禮義全無一點余。
只得杜門對賢圣,專來教子讀詩書。
千般橫直休干己,一切是非無問渠。
若救鄉鄰為被發,風波轉起撓吾廬。
743
《無言上人求詩依黃簿韻》 宋·陳淳
休說西來幾許年,此身動靜莫非禪。
須知天理流行妙,不待人言髣髴傳。
運水搬柴存實則,著衣喫飯即當然。
若能默悟真消息,剖破諸空億大千。
744
《謝王丞餉臨漳火山綠筍》 宋·陳宓
撫民無術知何補,空負家山幾度秋。
豈有甘涼來可口,但知朱墨苦埋頭。
近城好景頻須到,適意新詩底用搜。
從此若逢休暇日,定應閉戶轄深投。
746
《歸去來辭》 宋·陳普
歸去來兮,吾生復何之。
故園三徑在,桃李不成蹊。
臺榭荒涼已無憂,階除寂寞人已希。
胡飄飄而不返,將役役以奚為。
747
《古田女》 宋·陳普
昔年過饒州,一事獨希差。
清川浴婦人,以書不以夜。
上流濯垢膩,下流汲歸舍。
供佛與事尊,共用如啗蔗。
748
《采藤行》 宋·戴表元
君不見四明山下寒無糧,九月種麥五月嘗。
一春辛苦無別業,日日采藤行遠岡。
山深無虎行不畏,老少分山若相避。
忽然遇藤隨意斫,手觸藤花落如蝟。
749
《登山述懷》 宋·杜范
抆淚別妻子,登山望歸舟。
舟遠望不及,巖溜鳴咿嗄。
足繭坐絕頂,晚色忽已稠。
凄其杜宇聲,問我胡為留。
750
《讀旅悶詩再賦》 宋·方回
身心喜自如,賁趾出無車。
官職休停后,田園廢蕩余。
寧從若敖餒,不奉子公書。
折檻今煙草,朱云氣未舒。
752
《走筆送僧宣無言歸泉南》 宋·方回
杭泉三千二百里,一瓶一缽走桑梓。
此僧胸中有詩腸,一口吸盡四海水。
自從北海至南海,搜詩直到珊瑚底。
歸哉非為戀鄉味,橄欖檳榔紅荔子。
753
《次前韻述將歸》 宋·方回
我雖無絲無竹亦無肉,猶有杜子美萬卷書,猶有陸士衡三間屋。
作詩寧作郊島之寒瘦,終不屑元輕而白俗。
755
《七十五翁吟》 宋·方回
衰翁七十五,猶有身世憂。
暑不辦寒計,朝始為夕謀。
海若挾風伯,掃蕩數十州。
錢塘幸而免,湖已入城流。
756
《贈馬唐卿數學環中吟》 宋·方回
揚子云易為太玄,邵堯夫易為皇極。
溫公之易曰潛虛,觀物行成有七易。
環圓其形刳其中,圓則能轉中則容。
譬如門牡必有牝,環中居士心與同。
757
《題東山玩月圖》 宋·黃庚
斜陽紅盡暮云碧,一片天光涵水色。
海濤擁出爛銀盤,千里嬋娟共今夕。
主人鄰客登東山,踏碎寒光看秋液。
星河倒景浸空明,露華溥玉夜氣清。
759
《和朱公掞禱雨五龍廟》 宋·李復
太師占歲驗律管,氣來姑洗聲猶短。
野欠告病三月余,公堂嚴齋五日滿。
相招禱雨陟南山,出城鞭馬追飛繖。
林鳩怒鳴競逐婦,穴蟻移居自銜卵。
760
《游柏谷寺寄范君武》 宋·李復
絕塞初歸喜浣休,東城送客偶成游。
山前欲訪青蘭若,林下初聞黃鷅鹠。
雙屨高窮溪水出,一身輕共野云浮。
寄聲德操還能否,炊黍吾過為少留。
* 關于若休的詩詞 描寫若休的詩詞 帶有若休的詩詞 包含若休的古詩詞(81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