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苗子的詩詞(343首)

    41 《端午帖子·溫成合四首》 宋·歐陽修

    香黍筒為棕,靈苗艾作人。
    芳音邈已遠,節物自常新。

    42 《依韻和吳仲庶苗蔡二君村墅閑居》 宋·梅堯臣

    聞說江南庾子山,卜居泉石愛孱顏。
    古來得喪何須問,世上榮枯只等閑。
    高闕浮云徒有戀,夕陽飛鳥亦知還。
    予貧不及三君子,老愧朝紳進退間。

    43 《次韻久雨甲子日喜晴之作》 宋·晁說之

    愁霖開霽忽今朝,摩撫為魚鱗甲消。
    灶下黽蛙歸枉陼,檐邊云霧起叢霄。
    已驚病眼能明朗,更喜新詩慰寂寥。
    莫把陰晴論甲子,請從根本問黎苗。

    44 《子平寄惠希夷陳先生服唐福山藥方因戲作雜言》 宋·文同

    蜀江之東山色盡如赭,有道人云此是丹砂伏其下。
    煙云光潤若洗濯,澗谷玲瓏如刻畫。
    我聞神仙草藥不在丹上生,是中當有靈苗異卉之根莖。
    果然人言所出山芋為第一,西南諸郡有者皆虛名。

    45 《端平三年春帖子詞·皇帝閣》 宋·洪咨夔

    麥苗培秀臘前雪,稻種浸芽春后晴。
    野老田夫觀治象,便從新歲賀升平。

    46 《答子有》 宋·洪咨夔

    高吟梁甫臥隆中,眼底駑駘不足空。
    清白自將千古月,溫涼不定六明風。
    交梨火棗根苗長,翠竹黃花信息通。
    樓外秋鶯強饒舌,笑人遲卻黑頭公。

    47 《送顧子敦奉使河朔》 宋·蘇轍

    去年送君使河東,今年送君使河北。
    連年東北少安居,慷慨憐君色自得。
    河流西決不入土,千里汗漫敗原隰。
    壯夫奔亡老稚死,粟麥無苗安取食。

    48 《和子瞻記夢二首》 宋·蘇轍

    兄従南山來,夢我南山下。
    探懷出詩卷,卷卷盈君把。
    詩詞古人似,弟則吾弟也。
    相與千里隔,安得千里馬。

    49 《次韻子瞻賦雪二首》 宋·蘇轍

    麥苗出土正纖纖,春早寒官令尚嚴。
    云覆南山初半嶺,風干東海舊鹽。
    來時瞬息平吞野,積久欹危欲敗檐。
    強付酒樽判醉熟,更尋詩句斗新尖。

    50 《和子瞻記夢二首》 宋·蘇轍

    蟋蟀感秋氣,夜吟抱菊根。
    霜降菊叢折,寸根安可存。
    耿耿荒苗下,唧唧空自論。
    不敢學蝴蝶,菊盡兩翅翻。
    蟲凍不絕口,菊死不絕芬。
    志士豈棄友,列女無兩婚。

    51 《和子瞻焦山》 宋·蘇轍

    金山游遍入焦山,舟輕帆急須臾間。
    涉江已遠風浪闊,游人到此皆爭還。
    山頭冉冉萬竿竹,樓閣不見門長關。
    金山共此一江水,只有勝絕無此閑。

    52 《次韻和章子美對雪》 宋·楊億

    破臘連空粉絮飄,離離一番長山苗。
    旗亭誰氏來沽酒,臺笠何人去採樵。
    背日旋依松澗積,迎風先傍藥畦消。
    袁安此際偏無賴,獨掩閑門對一瓢。

    53 《登城樓呈子華》 宋·韓維

    麥苗黃熟稻苗青,餉婦耘夫笑語聲。
    樓上清風簾箔靜,田間白水鷺鷗輕。
    展親會集從容樂,娛老謳吟放曠情。
    羽孽漸消民食足,更無余事計虧成。

    54 《送吳子隆節推之官信州五首》 宋·陳造

    幕中婉畫得斯人,郡政應從到日新。
    銀錵金苗休刺口,只將耕稼富州民。

    55 《史次仲錢子武與余在報恩寺納涼分題各以姓為》 宋·李廌

    天地怒氣散,凱風若顛喜。
    吹彼枳棘墟,不入邃屋里。
    北風何其涼,雨雪雱不止。
    卒歲無衣裘,穴處猶凍死。

    56 《送王子善移江津酒官一首》 宋·馮時行

    相看相別意何如,見事蜂生正要渠。
    挽袖一杯山月上,凝眸十里峽風徐。
    衣冠苗裔煙塵際,京洛風流咳唾余。
    自此情愁欺老得,逢群重見為驅除。

    57 《扇子詩》 宋·李石

    變將冬暖作春寒,葉上霜痕苦未乾。
    菜甲麥苗須少待,扶輪何日上長安。

    58 《哭幼子二首》 宋·李洪

    苗而不秀實天年,亭近千秋瘞祖阡。
    季札於嬴稱達禮,樂天學佛尚成篇。
    情鐘我輩誠難遣,古有東門豈信然。
    恩重詎堪耘愛草,擬將苦諦問南泉。

    59 《挽李子永二首》 宋·趙蕃

    封侯寂寞空飛將,佳句流傳自謫仙。
    半世作民才六考,他年垂世有千篇。
    篋中酬唱都無恙,天外音書不復傳。
    五嶺三苗底處所,千巖萬壑若何邊。

    60 《送陳子云通判》 宋·葉適

    三月召龍頻鼓鑼,喜作小雨恨不多。
    移苗未了君已去,更借后福書歸禾。

    * 關于苗子的詩詞 描寫苗子的詩詞 帶有苗子的詩詞 包含苗子的古詩詞(34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