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苗子的詩詞(343首)

    321 《恣逍遙 繼重陽韻》 元·馬鈺

    二氣綿綿,調來細細。
    向瓊壺里頭封閉。
    子午宮前,玉金周濟。
    這玄妙分明,免教商謎。
    天上靈苗,海中根蒂。
    霞光布燦無涯際。
    忽見真容,如同玉膩。
    通元始修行,在乎子細。

    322 《穀城主簿王崇者少得養生禪寂之道中年棄官入》 宋·宋庠

    余本丘壑人,失計蹈塵網。
    軒冕忽韁鎖,風波若流蕩。
    高羽顛宏羅。
    奔驂僨歸鞅。

    323 《穗粟》 宋·張嵲

    世亂棄祿仕,居閑食苦貧。
    置田上庸山,稍依農畝鄰。
    歲入無幾何,誅求方薦臻。
    老農幸導我,播植當自勤。

    324 《白露行》 宋·章甫

    今歲淮南雨仍缺,官府祈求已踰月。
    城中又復閉南門,移市向北人紛紛。
    州前結壇聚巫覡,頭冠神衣競跳擲。
    縛草為龍置壇側,童子繞壇呼蜥蜴。
    簫鼓迎神來不來,旱風終日吹黃埃。
    寧知白露只數日,稻苗焦枯恐不及。

    325 《東禪百韻》 宋·劉宰

    群居厭囂煩,兀坐悵離索。
    動靜兩何心,求端徯先覺。
    張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諾。
    重以臨邛客,雍客出蓮幕。

    326 《送潘兄謁李弘齋》 宋·劉宰

    我欲游廬山,江長水茫茫。
    我欲謁弘齋,老去力不遑。
    羨子勇決策,去若飛鴻翔。
    及登夫子門,必升夫子堂。

    327 《送友人歸茅山》 宋·劉宰

    峨峨三茅峰,秀出云雨上。
    疑有避世士,卜築便幽曠。
    菊英當朝餐,蘭佩拂千障。
    我行未之見,徘徊幾惆悵。

    328 《長江行》 明·李東陽

    大江西來是何年,奔流直下岷山巔。
    長風一萬里,吹破鴻蒙天。
    天開地辟萬物茁,五岳四瀆皆森然。
    帝遣長江作南瀆,直與天地相周旋。

    329 《宿永固寺》 宋·戴表元

    小寺如山艇,坐來風雨宵。
    榻子棕樹影,饌帶菊花苗。
    親近談難褻,狐馴聽不妖。
    許由渾欠達,嫌到野中瓢。

    330 《余既題畬齋有聞紙田之說而笑者復作長篇》 宋·戴表元

    學農無年尤可待,學儒無成祗益餒。
    羨君終歲作書癡,聚室嗷嗷窮不悔。
    客來問計何所出,一飽自懸饘粥外,平生據案畎畝心,汗簡為犁筆為耒。

    331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332 《種稗嘆》 宋·方回

    農田插身身綠時,稻中有稗農未知。
    稻苗欲秀稗先出,拔稗飼牛唯恐遲。
    今年浙西田沒水,卻向浙東糴稗子。
    一斗稗子價幾何,已直去年三斗米。
    天災使然贗勝真,焉得世間無稗人。

    333 《書所見》 宋·方回

    春風元在眼,雪定不難消。
    凍杞垂紅子,晴{外麥右牟}動綠苗。
    行人相叫喚,旅雁忽驚飄。
    古柱鐫年號,承平舊石橋。

    334 《送宋昶明仲湖州學錄》 宋·方回

    為不有本末,根固枝必稠。
    又如水有源,源清無濁流。
    顏子先四勿,韻冕患不優。
    曾子貴者三,豈于籩豆求。

    335 《渭南考室》 宋·葛紹體

    丞郎昔躬耕,懷野壟上宅。
    東湖一棹近,南畝耦夫百。
    風交苗懷新,云鋪稼敷澤。
    疎欞翼虛堂,時焉此憩息。

    336 《三月二十八日園中作》 宋·李復

    決決清溪漱繞堂,興來隨意轉藜床。
    畏人野鳥疑花動,收蜜山蜂誤酒香。
    杏子帶須紅半抱,藥苗退甲綠新長。
    風光須是閒時見,身世今欣已兩忘。

    337 《甘露亭詩》 宋·李覯

    乾坤父母莫匪慈,胚胎億兆成角覊。
    其間哺乳不及處,有時泣殺呱呱兒。
    南川上游號沃野,景佑丙子嘗兇饑。
    新田始苗舊谷罄,十室八九無晨炊。

    338 《和陸振之見贈韻》 宋·陸文圭

    我懷陶元亮,早棄彭澤令。
    寧甘柴桑餓,不受宋人聘。
    晚詩題甲子,繞著義熙正。
    得書晉徵士,千載論始定。

    339 《頌古一○一首》 宋·釋子淳

    父子相逢眼倍明,靈苗叢里坦然行。
    個中若為金毛子,已是監梅觸大羹。

    340 《續十蟲吟4》 宋·舒岳祥

    蟲有齧菊羊,齧腦腦則死。
    不謂食且盡,細察理不爾。
    微軀細於蠅,玄甲而利嘴。
    頂上一粟紅,鮮明大如蟣。

    * 關于苗子的詩詞 描寫苗子的詩詞 帶有苗子的詩詞 包含苗子的古詩詞(34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