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蘇打的詩詞(36首)

    21 《沁園春(許侍郎奕生日)》 宋·魏了翁

    惠我田疇,拯民水火,春滿蜀東。
    更山連睥睨,長蛇隱霧,紅移略約,扶握切,流星也。
    睢霓橫空。
    人臥流蘇行席上,公心事夕闌晨枕中。

    22 《雁兒落兼得勝令》 元·張養浩

    往常時為功名惹是非,如今對山水忘名利;往常時趁雞聲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猶然睡。
    往常時秉笏立丹墀,如今把菊向東離;往常時俯仰承極貴,如今逍遙謁故知;往常時狂癡,險犯著笞杖徒流罪;如今便宜,課會風花雪月題。
    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
    出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隱居生活

    23 《游虎丘》 宋·李韶

    望中平坦獨崔嵬,根跨滄溟浪打回。
    不是巨靈潛擘與,祗應蓬島暗飛來。
    經壇煙染千株石,丹井云封萬古苔。
    翠色高通蘇郡內,滿城清雅絕塵埃。

    24 《偈二首》 宋·釋得升

    萬仞崖頭打一推,待渠絕后復蘇來。
    活鱍鱍禪須自悟,萬重關鎖一時開。

    25 《題郵亭壁歌》 明·金華宋氏

    郵亭咫尺堪投宿,手握親姑憩茅屋。
    抱薪就地旋鋪攤,支頤相向吞聲哭。
    旁人問我是何方,俯首哀哀訴衷曲。
    妾家祖居金華府,海道曾為上千戶。

    26 《寄徐宗周兼柬楊煥文阮宗泰》 明·劉炳

    李家池頭去年別,大風揚沙天欲雪。
    贈我鯉魚三十腮,楊柳穿來帶寒血。
    今年八月芝山樓,我欲少住君不留。
    蹇驢落日冒秋暑,鬢絲汗溢黃塵流。

    27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28 《虔州八境圖八首(〔原無引,據它本補·〕)》 宋·蘇軾

    《南康八境圖》者,太守孔君之所作也,君既作石城,即其城上樓觀臺榭之所見而作是圖也。
    東望七閩,南望五嶺,覽群山之參差,俯章貢之奔流,云煙出沒,草木蕃麗,邑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觀此圖也,可以茫然而思,粲然而笑,嘅然而嘆矣。
    蘇子曰:此南康之一境也,何従而八乎?所自觀之者異也。

    29 《十二月二十九日夜半雨雪作披衣起聽》 宋·陸游

    臘雪瑞豐登,春雨相發生,二者皆可賀,愛此打窗聲。
    披衣起靜聽,蕭蕭亂疏更。
    豈惟肺渴蘇,耳目為一清。
    孤燈不結花,相對翳復明。
    明朝遂除夕,歲月驚崢嶸。

    30 《陪留守余處恭、總領錢進思、提刑傅景仁游清》 宋·楊萬里

    萬里長江天上來,石頭卻欲打江回,青山外面周如削,紫府中間劃洞開。
    蘇峻戰場今草樹,仲謀廟貌古塵埃。
    多情白鷺洲前水,月落潮生聲自哀。

    31 《覺非居士東菴甚奇觀玉蟾曾游其間醉吟一篇》 宋·白玉蟾

    一甌之閩古無諸,山奇水透真畫圖。
    霍童山在閩之隅,天下第一神仙都。
    神仙渺茫不可見,桑田滄海幾遷變。
    三山崒嵂青至今,堪嗟山下人如燕。

    32 《古詩》 宋·劉過

    涼生見硯窗未糊,秋風射入如相呼。
    床頭吳鉤作龍吼,便欲乘此搗穹廬。
    丈夫詩膽如斗大,摩挲笑與歌楚些。
    生平柔腸作鐵堅,挑盡寒燈擁襟坐。

    33 《吳兒》 宋·汪元量

    玉貌兒童淚盈把,辮發垂肩行酒斝。
    將軍又去打蘇州,出門指使教牽馬。

    34 《庸庵尚書至自滬三月八日攜猶子子式命汽車招》 近代·陳三立

    客久看遍門前山,兀倚湖光壁掛杖。
    花時臺館頗照眼,亦依蜂蝶媚尋丈。
    尚書禊約竟臨存,張飲聯吟付雙槳。
    發興攜為玲瓏游,魂迎草樹初旭朗。

    35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去時元只空雙手,歸日依前雙手空。
    底事兩肩擔不起,打開畐塞滿玲瓏。
    姑蘇明月,苕霅清風。

    36 《造袁州浮橋語》 宋·釋印肅

    普庵教化修浮橋,信心自肯大豐饒。
    解脫皆因不思議,度人無量永趙遙。
    秀江千古源何極,非干今日與明朝。
    一生補處誰知有,萬德咸歡寂體寥。

    * 關于蘇打的詩詞 描寫蘇打的詩詞 帶有蘇打的詩詞 包含蘇打的古詩詞(3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