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蒼雪的詩詞(1245首)

    521 《滿江紅(風前斷笛平韻)》 宋·彭芳遠

    愁滿關山,又吹得、蘆花雪深。
    西樓外、天低水涌,龍挾秋吟。
    回首人間無此曲,數峰江上落余音。
    似斷云、飛絮兩悠悠,何處尋。

    522 《洞仙歌》 宋·段宏章

    一庭晴雪,了東風孤注。
    睡起濃香占窗戶。
    對翠蛟盤雨,白鳳迎風,知誰見、愁與飛紅流處。
    想飛瓊弄玉,共駕蒼煙,欲向人間挽春住。

    523 《滿江紅(壽韓尚書)》 宋·黃誠之

    五岳三光,鐘秀氣、篤生人杰。
    天付與、心腸錦繡,精神冰雪。
    姓字早登龍虎榜,文書夜直絲綸閣。
    謝君王、特地掇鸞坡,來閩粵。

    秋天憑吊

    524 《感皇恩(壽王簿)》 宋·葉巽齊

    冬嶺秀喬松,江南飛雪。
    數朵梅花弄春色。
    玉顏蒼鬢,人似松梅標格。
    歲寒長不老,人奇絕。
    簿領余間,長生有道,福壽從今更千百。
    孫枝浸盛,萬卷家傳方冊。
    樽前頻醉,此宵風月。

    戰爭抒懷喜悅

    525 《清涼山贊佛寺(四首選一)》 清·吳偉業

    西北有高山,云是文殊臺。
    臺上明月池,千葉金蓮開。
    花花相映發,葉葉同根栽。
    王母攜雙成,綠蓋云中來。

    友人飲酒勸慰抒懷

    526 《渡河》 清·厲鶚

    北來始作泛槎游,晚色蒼蒼望里收。
    一線黃流奔禹甸,兩涯殘雪接徐州。
    古今沉璧知無限,天地浮萍各自謀。
    明日輕裝又驢背,風前慚愧白沙鷗。

    527 《水調歌頭(五首選三)》 清·張惠言

    東風無一事,妝出萬重花。
    閑來閱遍花影,惟有月鉤斜。
    我有江南鐵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徹玉城霞。
    清影渺難即,飛絮滿天涯。

    抒懷壯志追憶

    528 《冀州道中》 元·王冕

    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
    水土或匪昔,禹貢書亦殊。
    城郭類村塢,雨雪苦載涂。
    叢薄聚凍禽,狐貍嘯枯株。

    紀行寫景憂國憂民

    529 《正氣歌》 宋·文天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廣八尺,深可四尋。
    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
    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涂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尸、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

    詠史懷古愛國

    530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宋·陸游

    前年膾鯨東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壯;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歸急雪滿貂裘。
    今年摧頹最堪笑,華發蒼顏羞自照。
    誰知得酒尚能狂,脫帽向人時大叫。
    逆胡未滅心未平,孤劍床頭鏗有聲。
    破驛夢回燈欲死,打窗風雨正三更。

    愛國壯志難酬

    531 《齊天樂·送童甕天兵后歸杭》 元·詹玉

    相逢喚醒京華夢,吳塵暗斑吟發。
    倚擔評花,認旗沽酒,歷歷行歌奇跡。
    吹香弄碧。
    有坡柳風情,逋梅月色。

    送別寫景西湖抒情

    532 《念奴嬌·還都后諸公見追和赤壁詞用韻者凡六人亦復重賦》 宋·蔡松年

    離騷痛飲,笑人生佳處,能消何物。
    江左諸人成底事,空想巖巖青壁。
    五畝蒼煙,一丘寒玉,歲晚憂風雪。
    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

    豪放向往隱居

    533 《大江東去·用東坡先生韻》 金朝·趙秉文

    秋光一片,問蒼蒼桂影,其中何物?一葉扁舟波萬頃,四顧粘天無壁。
    叩枻長歌,嫦娥欲下,萬里揮冰雪。
    京塵千丈,可能容此人杰?回首赤壁磯邊,騎鯨人去,幾度山花發。
    澹澹長空今古夢,只有歸鴻明滅。

    豪放借古傷今憂國憂民

    534 《吊古戰場文》 唐·李華

    浩浩乎,平沙無垠,夐不見人。
    河水縈帶,群山糾紛。
    黯兮慘悴,風悲日曛。
    蓬斷草枯,凜若霜晨。

    古文觀止戰爭吊古傷今憂國憂民

    535 《宋玉對楚王問》 先秦·宋玉

    楚襄王問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遺行與?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也!”宋玉對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寬其罪,使得畢其辭。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
    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
    其為《陽春》、《白雪》,國中有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

    古文觀止寫人品格

    536 《北山移文》 南北朝·孔稚珪

    鐘山之英,草堂之靈,馳煙驛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潔,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乘其如脫,聞鳳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瀨,固亦有焉。
    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覆,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
    乍回跡以心染,或先貞而后黷,何其謬哉!嗚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載誰賞!世有周子,雋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古文觀止諷刺散文

    537 《放鶴亭記》 宋·蘇軾

    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
    云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
    明年春,水落,遷于故居之東,東山之麓。
    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于其上。

    古文觀止隱逸生活

    538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敘事長詩

    539 《登泰山記》 清·姚鼐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
    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
    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初中文言文寫山寫景

    540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 關于蒼雪的詩詞 描寫蒼雪的詩詞 帶有蒼雪的詩詞 包含蒼雪的古詩詞(12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