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芳蓀的詩詞(72首)

    21 《鷓鴣天(吹韻東叔兄見貽生日)》 宋·魏了翁

    內貴何妨知我希。
    芳蓀紐佩石蘭衣。
    不教塵外專云壑,準向人間駕使_。
    憂國夢,繞端闈。
    靜言思奮不能飛。
    時因風雨思疇昔,嘆兩蘇公盍不歸。

    22 《宴清都 端午》 元·梁寅

    帶恨湘江水。
    無柰遠、楚云天際千里。
    靈均一去,芳蓀翠減,香籬青死。
    龍舟鼉鼓聲沸。

    23 《重建峴山羊侯祠歌》 宋·王洙

    襄陽南出大路奔,小山曰峴名特尊。
    山形卑墮不峻極,屹若巨首臨江濆。
    大山半空不成霍,絕水闕左非其亹。
    砠巔赑屭戴危石,箕踞曼衍羅芳蓀

    24 《夏暑》 宋·吳倧

    舊聞有西山,松風六月寒。
    明當整襟屨,舒笑青云端。
    招手塵外人,瀹泉采芳蓀

    25 《曲江池醉歌贈長安諸公》 明·王廷相

    長安諸公虎鳳客,曲江宴我春微茫。
    江邊草沒古皇跡,塔前云散千佛光。
    人豪意遠詞錦鮮,尚書御史紛瓊筵。
    鄴中文學不足數,洛下風流漫自賢。

    26 《同廬拾遺過韋(一作章·非)給事東山別業二》 唐·王維

    首春休沐維已陪游及乎是行亦預聞命會無車馬不果斯諾
    (冊4卷125頁1246c)
    托身侍云陛。
    昧旦(一作早)趨華軒。

    27 《王維吳道子畫》 宋·蘇軾

    何處訪吳畫,普門與開元。
    開元有東塔,摩詰留手痕。
    吾觀畫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實雄放,浩如海波翻。

    28 《幽居記今昔事十首以詩書從宿好林園無俗情為》 宋·陸游

    昔戍西陲時,憑高望中原,愿欲乘天風,往吊綺與園。
    有志莫能遂,悵望商山魂。
    遙想山中人,歲時奠芳蓀,夕陽蕭鼓散,高柳擁廟門。
    老來更事多,考古見本根,乃知當時事,禍福未易言。
    千載信悠悠,浩嘆掩綠尊。

    29 《夢中江行過鄉豪家賦詩二首既覺猶歷歷能記也》 宋·陸游

    蒲席乘風健,江潮帶雨渾。
    樹余梢纜跡,崖有刺篙痕。
    酒酹湘君廟,歌招屈子魂。
    客途嗟草草,無處采芳蓀

    30 《次韻感春五首》 宋·黃庭堅

    祁寒不可怨,天道自平分。
    及爾春風來,四肢有余溫。
    丈夫力如虎,為人行灌園。
    椒蘭工壅蔽,未可怨芳蓀
    寒魚守窮轍,蒙呴一沫恩。
    一朝被湔祓,吹毛見瘢痕。

    31 《山閣偶書》 宋·林逋

    繞舍青山看未足,故穿林表架危軒。
    但將松籟延佳客,常帶嵐霏認遠村。
    吳榜自能凌晚汰,湘累何苦屬芳蓀
    余生多病期怡養,聊此棲遲一避喧。

    32 《次李參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絕》 宋·洪咨夔

    雨過桃花盡處源,庭前新綠長芳蓀
    目前點檢燕支篆,手汲清泉洗著樽。

    33 《病中獨坐》 宋·毛滂

    千秋橋畔桑麻村,槐陰覆砌綠映門。
    關門誰覓病居士,掩書不讀愔不言。
    明窗養石作幽伴,蒼骨孤瘦棲秋痕。
    瀟湘洞庭入眼界,念隨魚鳥蘆花根。

    34 《次韻子瞻麻田青峰寺下院翠麓亭》 宋·蘇轍

    走馬紅塵合,開懷野寺存。
    南山抱村轉,渭水帶沙渾。
    亭峻朱欄繞,堂虛白佛尊。
    煩襟喜修竹,倦馬樂芳蓀

    35 《寄姚文發》 宋·鄭剛中

    芳蓀小繡肩相拍,拍初同作江湖客。
    夢里春風三十年,青銅照我頭都白。
    與公常日話瀟湘,恨不此身生兩翼。
    何如附驥得千里,再此搜尋舊蹤跡。

    36 《吾友黃仲秉讀枚乘七發至所謂洞房清宮命曰寒》 宋·李流謙

    讀書必知書,枯卉不足斧。
    只詞詣微隱,連軸紼剩語。
    枚生老賓客,筆力散雹雨。
    吳梁兩驕王,橫甚鬫哮虎。

    37 《謝僧道全惠詩并菖蒲》 宋·樓鑰

    楚楚芳蓀詩樣清,翠苗低護小崢嶸。
    一泓功借幽根潤,六月能令涼意生。
    雁蕩渾如夢邊事,龍湫頓覺眼中明。
    閒窗坐對思無限,何日隨君繞澗行。

    38 《簡贈吳仲權鎰》 宋·趙蕃

    江西名士多所識,盡道延陵有異孫。
    賦就早能傳學子,詩成晚更徹宗門。
    經過縣郭辦相覓,邂逅心期欲暫論。
    禁省催君詠紅藥,江湖要我擷芳蓀

    39 《王處士挽詩》 宋·魏了翁

    權籬山下屋,桐帽水邊村。
    遺子方寸地,傳家廿四言。
    芳蓀生夕秀,衰柳帶秋昏。
    千古堂堂恨,青云落淚痕。

    40 《菖蒲》 宋·裘萬頃

    康廬入吾懷,十載馳夢魂。
    踵門者何人,遺予以芳蓀
    歡然得其趣,如對五老言。
    幽資出嚴谷,常帶冰雪痕。

    * 關于芳蓀的詩詞 描寫芳蓀的詩詞 帶有芳蓀的詩詞 包含芳蓀的古詩詞(7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