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芳晴的詩詞(953首)
661
《游圣像寺作》 明·俞允文
野寺始獨到,新晴欣夏涼。
芳飚青叢叢,竹陰覆房廊。
寒棕剪高翠,過雨桐花香。
川梁通煥景,林殿疏夕陽。
耳目蹔清暇,都將塵垢忘。
何時來永棲,放跡無何鄉。
662
《春思曲》 明·俞允文
江南花時二三月,少婦乘春逐芳節。
心性穩愜含清真,弄影晴川自流悅。
青絲刻帶錦作裳,寶扇輕搖翡翠光。
蕓房露冷春窗火,蘭徑煙開粉膩香。
663
《壬子元日》 明·岳岱
北庭多芳草,秀色連深谷。
歲新景亦新,原野散晴淑。
林日出東巖,萋萋照幽綠。
節候感春禽,鳴聲在喬木。
664
《夜宴曲》 明·張和
銅盤絳蠟流晴虹,蜀絲步障圍香風,瑤釵寶髻光玲瓏。
紅牙按腔《白苧》舞,仙袂翩翩欲輕舉,驚鴻翻云雛鳳語
。
水晶簾箔搖寒星,金鴨腦麝流芳馨,蘭芽玉茁春娉婷。
鈿簧悠悠歌宛宛,鯨吸流霞恨杯淺,曲闌露寒斜月轉。
665
《回文一首》 明·張淮
華浮月夜靜飛神,妙出天工盡奪真。
斜葉趁風搖翅蝶,艷姿嫌酒病心人。
霞翻麗質晴烘日,露浥微香暖涴塵。
家世古稱應獨魏,花飄未盡占芳春。
666
《游鶯脰湖》 明·張淮
白鳥眠沙夢不驚,寒生水國半陰晴。
酒涵春色花邊過,船載湖光鏡里行。
南浦愁連芳草綠,東風歌送《落梅》聲。
那堪日暮臨歧別,更聽河橋柳上鶯。
669
《楊花篇》 明·朱陽仲
江南二三月,楊花競芳華。
寂寞長條攀折盡,綠絲飛來千片花。
千片飛飛西復東,白雪晴云晝溟濛。
風吹滿空翳白日,散入千家池館中。
672
《浣溪沙》 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
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
佳人相見一千年。
673
《寄周安孺茶》 宋·蘇軾
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
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漸播桐君錄。
賦詠誰最先,厥傳惟杜育。
675
《曲江陪鄭八丈南史飲》 唐·杜甫
雀啄江頭黃柳花,??鸂鶒滿晴沙。
自知白發非春事,且盡芳尊戀物華。
近侍即今難浪跡,此身那得更無家。
丈人文力猶強健,豈傍青門學種瓜。
677
《海棠》 宋·晏殊
輕盈千結亂櫻叢,占得年芳近碧櫳。
逐處間勻高下萼,幾番分破淺深紅。
煙晴始覺香纓綻,日極猶疑蠟蔕融。
數夕朱欄未飄落,再三珍重石憂風。
678
《長安雜題長句六首》 唐·杜牧
觚棱金碧照山高,萬國圭璋捧赭袍。
舐筆和鉛欺賈馬,贊功論道鄙蕭曹。
東南樓日珠簾卷,西北天宛玉厄豪。
[詩曰:鞗革金厄,蓋小環。
679
《東皋》 宋·王安石
起伏晴云徑,縱橫暖水陂。
草長流翠碧,花遠沒黃鸝。
楚制從人笑,吳吟得自怡。
東皋興不淺,游走及芳時。
680
《移桃花示俞秀老》 宋·王安石
舍南舍北皆種桃,東風一吹數尺高。
枝柯蔫綿花爛熳,美錦千兩敷亭皋。
晴溝漲春綠周遭,俯視紅影移漁舠。
山前邂逅武陵客,水際彷佛秦人逃。
* 關于芳晴的詩詞 描寫芳晴的詩詞 帶有芳晴的詩詞 包含芳晴的古詩詞(95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