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芳壺的詩詞(350首)
221
《周玄初祈晴詩》 明·孫蕡
江南仙山天下無,峰巒屹立龍虎都。
赤城嵯峨敞靈區,中天秀色光盤紆。
紫極曲密交綺疏,郁蕭彌羅玉渠渠。
宸嚴中高天帝居,璇題丹篆雙蛟扶。
222
《謝馬善卿送菜》 明·孫作
嘗欣食菜美,自謂肉不過。
今晨齒頰間,屢咽安敢唾。
持粱嚙肥鮮,野簌誰當課。
使君可憐人,異味諳小大。
223
《送舒國裳修撰調閩舶提舉》 明·汪應軫
庖祝有分守,而欲侵其廚。
峨冠何如人,攜我相與俱。
微哉烹醢身,誰為蠲濯壺。
芳臭自云薦,公尸色未愉。
攝衣入廟門,匍匐投遐區。
同愆不同謫,無乃矜庸愚。
相期厲珪璋,臨別重踟躕。
225
《題山水贈楊熙節》 明·王直
郭純永嘉人,善畫自疇昔。
興來展豪素,滿眼絢金碧。
永樂年中獨擅場,拜官得在內作坊。
時時承詔恣點染,九重出入生輝光。
227
《養疾》 明·張宇初
沐發不整冠,寒飆吹薄帷。
頤疾覺帶緩,編簡生塵姿。
妍芳悴藪澤,蓬蔓余春菲。
露下空階明,棲鳥巢故枝。
浮生等大患,藥石豈吾資。
但愧壺丘子,榮悴何足悲。
¤
228
《醉歌行贈懋昂別》 明·鄭作
我持白玉壺,酌君黃金卮。
我為楚歌君楚舞,并言行樂當及時。
憶昔少小攜名娃,千金調笑聽琵琶。
青絲絡酒穿芳草,白馬尋香踏落花。
可憐綠發不相待,舊游回首今誰在。
229
《春日雜興(二首)》 明·周啟
門對江村八九家,紅塵晝靜寂無嘩。
鳳巢遙傍新移竹,魚浪輕吹細落花。
春剪未開深院響,野壺時過短墻賒。
少年幾許須行樂,莫惜芳尊賞物華。
¤
231
《太液池送黃淮辭政》 明·朱瞻基
天香早折仙桂枝,筆花五彩開鳳池。
蓬萊之仙直奎璧,近侍九重天咫尺。
永樂圣人臨御初,鞠躬稽首陳嘉謨。
仁宗監國文華殿,左右謀猷共群彥。
232
《南鄉子·寒玉細凝膚》 宋·蘇軾
寒玉細凝膚。
清歌一曲倒金壺。
冶葉倡條遍相識,爭如。
豆蔻花梢二月初。
年少即須臾。
芳時偷得醉工夫。
羅帳細垂銀燭背,歡娛。
豁得平生俊氣無。
233
《題李伯時淵明東籬圖》 宋·蘇軾
彼哉嵇阮曹,終以明自膏。
靖節固昭曠,歸來侶蓬蒿。
新霜著疏柳,大風起江濤。
東籬理黃華,意不在芳醪。
白衣挈壺至,徑醉還游遨。
悠然見南山,意與秋氣高。
234
《甘菊》 宋·蘇軾
越山春始寒,霜菊晚愈好。
朝來出細粟,稍覺芳歲老。
孤根蔭長松,獨秀無眾草。
晨光雖照耀,秋雨半摧倒。
235
《憶臨川舊游》 宋·晏殊
仲子幽居杳藹間,回環十畝盡林巒。
游魚倒泝清泉急,乳雉驚飛夕燒干。
系馬短亭乘草茁,攜壺芳榭值梅酸。
浮生莫道今如昨,曷月朋簪急此歡。
236
《春寒》 宋·王安石
春風滿地月如霜,拂曉鍾聲到景陽。
花底裌衣朝宿衛,柳邊新火起嚴妝。
冰殘玉甃泉初動,水澀銅壺漏更長。
從此暄妍知幾日,便應鶗鴂損年芳。
237
《對酒作》 宋·陸游
羨門安期何在哉?河流上泝昆侖開。
白云不與隱居老,孤鶴自下遼天來。
春江風物正閑美,綠浦潮平柁初起。
暮吹長笛發巴陵,曉掛高帆渡湘水。
世間萬變更故新,會當太息摩銅人。
脫裘取酒藉芳草,與子共醉壺中春。
238
《秋雨獨酌三首》 宋·張耒
羲和隔重云,不復知下土。
商羊何為者,得時方鼓舞。
老人閑不出,秋草生環堵。
況茲陰霖時,塊坐誰與語。
239
《服仙靈脾酒》 宋·張耒
冷氣侵吾髀,趨拜劇苦艱。
仁哉神農氏,遺藥驅恫瘝。
持錢取之市,易得如茆芫。
繁枝與芳葉,盡取無可刪。
240
《贈天啟友弟》 宋·張耒
桑弧蓬矢射四方,嬰孩立志長可忘。
莫學兒女漫弄芳,豪氣當視交河郎。
邊城入望千里長,臂鞴時架角鷹蒼。
搏捷仍放韓盧狂,麕鶉日暮隨登堂。
* 關于芳壺的詩詞 描寫芳壺的詩詞 帶有芳壺的詩詞 包含芳壺的古詩詞(35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