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花藻的詩詞(338首)

    321 《送陳茂卿赴興國教授》 宋·陸文圭

    彭城陳師道,三州一學官。
    高文曾蘇敬,偉節章趙嘆。
    百世所斯人,嫡孫承后山。
    君材中梓漆,壤錯榛與菅。

    322 《送陳判之邑庠》 宋·丘葵

    君去采芹藻,那知事不同。
    乾坤已易主,禮樂尚儒宮。
    雨過山仍綠,春歸花盡紅。
    悠悠圣門意,千古獨清風。

    323 《頌古一百則》 宋·釋正覺

    岐分絲染太嘮嘮,果綴花聯敗祖曹。
    妙握司南造化柄,水云器具在甄陶。
    屏割繁碎,剪除氄毛。
    星衡藻鑒,玉尺金刀。
    黃蘗老,察秋毫,坐斷春風不放高。

    324 《答天童新和尚》 宋·釋重顯

    中峰深且寒,欹接海邊島。
    松凋不死枝,花坼未萌草。
    飛瀑吼蛟宮,幽徑分鳥道。
    伊余空寂徒,浮光寄枯槁。

    325 《和錢太博見寄覓山藥》 宋·釋重顯

    圣君鴻業在扶持,日角龍章固不羸。
    摛藻玉堂歸未晚,百花開赴御筵時。

    326 《建業懷古》 宋·宋無

    離居迫馳道,晨往內西門。
    屏營無顧間,偶逢路人言。
    昔有六代宮,今為百姓園。
    阿閣馀故基,憎城但頹埂。

    327 《次韻林次中九日都下感事二首》 宋·蘇頌

    登高能賦屬詩家,況值嘉辰對菊花。
    乍感商飚流素龠,故摛鴻藻艷春華。
    邊關禮命行看至,淮海歸期亦有涯。
    早晚霜寒侵旅榻,又懸復帳換青紗。

    328 《樓樞密挽詞二首》 宋·蘇籀

    岳鎮巍峩幕府雄,紫青頤旨稟趨風。
    布宣條目都無擾,求瘼慈祥概所蒙。
    賓位樽罍人事改,影娥花月畫堂空。
    諸方故吏多才藻,撰紀徽嘉篆刻豐。

    329 《刺少年行》 宋·蘇籀

    重仍印組矜蟬聯,豐屋藻井松桷梴。
    金鈿翠屏珠串箔,椽燭高檠玳瑁筵。
    熾紅麒麟沈水爐,鳳紋錦褥須彌氈。
    瑣窗犀案炫珍具,瑤瑛紅珀瑩杯棬。

    330 《四明山記游八十韻》 宋·孫應時

    平生抱遐尚,撫劍遠行游。
    跡謝聲利牽,心與巖壑謀。
    東征泛滄海,南驚逾丹丘。
    西登峨峨嘯,北望關隴愁。

    331 《八月過西林一首》 宋·王阮

    似應水鷺有前期,裝點秋原景最宜。
    落雨敗梧隨沆瀣,牽風寒藻舞淪漪。
    流旋碧玉渠初滿,剝盡黃花稻已衰。
    海里是非休苦惱,不如學取步兵癡。

    332 《和沈子美梅詩》 宋·王洋

    一氣如權衡,俯仰在緹室。
    鼓行橐籥間,草木俱應律。
    物物各有長,輩行皆屈膝。
    誰能長百花,寒梅最先密。

    333 《王侍郎挽章》 宋·王洋

    位列仙官籍,名隨海賈船。
    前旌沖瘴雨,栱木兆新阡。
    玉骨埋黃土,金聲麗藻編。
    兩行懷舊淚,灑向菊花天。

    334 《潁昌西湖泛舟》 宋·楊時

    春過鶯花無處尋,移舟行近古城陰。
    褰衣水上收殘片,傾耳枝間覓好音。
    山隔曲堤迷遠近,魚跳文藻亂浮沉。
    飄然自得江湖趣,陡起歸與萬里心。

    335 《端午次韻和徐改之》 宋·于石

    榴花灼爍露初乾,乍試香羅怯曉寒。
    自古獨醒多見忌,與君一醉笑相看。
    無邪安用艾懸戶,徇俗聊將黍饤盤。
    千載沉湘呼不起,至今遺恨楚江干。

    336 《次韻何茂恭詠玉簪三絕》 宋·喻良能

    月露洗沐秋容凈,姑山初逢冰雪仙。
    風流水部與藻飾,從此梅花應并傳。

    337 《代賀皇太子生日》 宋·曾豐

    里社鳴連日,黃河清九灣。
    乾坤和氣滿,朝野太平還。
    星斕荊州界,光流蘭殿間。
    階{萱一換六}猶美人,籬菊具花慳。

    338 《將游甬東王青州伯仲見過作(以下《客越志》》 明·王稚登

    主人出門去,客子入門來。
    主人為客留,若下花前開。
    借問客謂誰,東海王青州。
    一雙明月珠,夜照滄溟流。

    * 關于花藻的詩詞 描寫花藻的詩詞 帶有花藻的詩詞 包含花藻的古詩詞(3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