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花精處的詩詞(268首)

    121 《寒溪》 唐·孟郊

    霜洗水色盡,寒溪見纖鱗。
    幸臨虛空鏡,照此殘悴身。
    潛滑不自隱,露底瑩更新。
    豁如君子懷,曾是危陷人。

    122 《蜻蜓歌(黃河中蜻蜓,其力小,犯險無溺)》 唐·盧仝

    黃河中流日影斜,水天一色無津涯,處處驚波噴流飛雪花。
    篙工楫師力且武,進寸退尺莫能度。
    吾甚懼。
    念汝小蟲子,

    123 《苦婦詞》 唐·劉言史

    地遠易驕崇,用刑匪精研。
    哀哉苦婦身,夫死百殃纏。
    草草催出門,衣墮發披肩。
    獨隨軍吏行,當夕余欲遷。

    124 《奉和襲美新秋言懷三十韻次韻》 唐·陸龜蒙

    身閑唯愛靜,籬外是荒郊。
    地僻憐同巷,庭喧厭累巢。
    岸聲搖舴艋,窗影辨蟏蛸。
    徑只溪禽下,關唯野客敲。

    125 《小重山》 唐·和凝

    春入神京萬木芳,禁林鶯語滑、蝶飛狂。
    曉花擎露妨啼妝,紅日永、風和百花香¤
    煙鎖柳絲長,御溝澄碧水、轉池塘。
    時時微雨洗風光,

    寫水抒懷

    126 《小重山》 唐·和凝

    春入神京萬木芳,禁林鶯語滑、蝶飛狂。
    曉花擎露妨啼妝,紅日永、風和百花香¤
    煙鎖柳絲長,御溝澄碧水、轉池塘。
    時時微雨洗風光,

    127 《摸魚兒(梅)》 宋·趙與洽

    甚幽人、被花勾引,庭皋遙夜來去。
    江空歲晚誰為伴,只有瓊枝玉樹。
    愁絕處。
    望萬里瑤臺,夢斷迷歸路。

    128 《觀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藝,予嘗觀弈棋。
    筭馀知造化,著外見幾微。
    好勝心無已,爭先意不低。
    當人盡賓主,對面如蠻夷。

    129 《挽王秀才斌》 清·吳嘉紀

    賦詩悲亂世,易簀及芳春。
    夙昔寧知佛?精魂實避秦。
    老妻單冷墅,殘帙委流塵。
    杖履難重遇,桃花處處津。

    130 《耆英會詩》 宋·王拱辰

    西都山水天下奇,神嵩景室環清伊。
    甫申間氣秀不絕,生賢會堅昌明時。
    衣冠占數盛文雅,臺符卿月光離離。
    魏京雄奧壓幽朔,游宮御府嚴天威。

    131 《汪氏別野次韻》 宋·張祁

    蕪湖還似鑒湖春,我亦歸來賀季真。
    好賦俱陪招隱士,耦耕長似問津人。
    襟懷處處尊前好,花柳番番雨后新。
    誰道只憑詩遣興,卻因雕琢費精神。

    132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唐·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133 《蝦蟆山》 元·王冕

    春風吹船著牛軛,扶藜直上山之脊。
    山上老石怪且頑,皮膚皴皺苔花碧。
    我來不知石有名,拊摩怪狀心亦驚。
    野人指點為我說,此物卻是蝦蟆精。

    134 《蝦蟆山》 元·王冕

    春風吹船著牛軛,扶藜直上山之脊。
    山上老石怪且頑,皮膚皴骳苔花碧。
    我來不知石有名,拊摩怪狀心亦驚。
    野人指點為我說,此物乃是蝦蟆精。

    135 《沁園春·我善觀梅》 宋·無名氏

    我善觀梅,識梅妙處,舍我其誰。
    待裁冰翦雪,已無足道,凝酥弄粉,愈不為奇。
    枉費心神,巡檐索笑,點檢南枝并北枝。
    梅應道,似這般題品,未是相知。

    136 《答宣城張主簿遺鴉山茶次其韻》 宋·梅堯臣

    昔觀唐人詩,茶詠鴉山嘉。
    鴉銜茶子生,遂同山名鴉。
    重以初槍旗,采之穿煙霞。
    江南雖盛產,處處無此茶。

    137 《與政仲端夫敬叟季仙至舊圃采采芙蓉金菊之妙》 宋·劉學箕

    秋陽杲杲秋月明,秋風泠冷秋露沮。
    蕭騷池上萬松竹,鳳笙龍管吹秋聲。
    山亭與客坐夕陰,眼照萬象前橫陳。
    一年好處在此好,妙質欲紀難狀名。

    138 《冒雨往玉照堂觀梅戲成長篇》 宋·張镃

    幽人占斷煙波景,不但春風翠紅整。
    繞堂交互玉崚嶒,月中日下光迷影。
    連年勾引客來看,傳得梅聲滿世間。
    西湖處士英爽在,大叫稱屈撾天關,

    139 《歸途喜晴》 宋·陳文蔚

    來時風雪亂紛紛,歸日川原處處春。
    因識發生真意思,雨馀花柳更精神。

    140 《和胡俛學士游西池書事》 宋·蘇頌

    皇都有滄池,近在金商陌。
    淵源控河汴,襟帶引京索。
    眾派瀉寒光,一鑒涵空碧。
    晴明天垂幕,陰靄地滋脈。

    * 關于花精處的詩詞 描寫花精處的詩詞 帶有花精處的詩詞 包含花精處的古詩詞(26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