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花痕的詩詞(1086首)
623
《芙蓉女兒誄》 清·曹雪芹
維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怡紅院濁玉,謹以群花之蕊,冰鮫之縠,沁芳之泉,楓露之茗,四者雖微,聊以達誠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宮中撫司秋艷芙蓉女兒之前曰:竊思女兒自臨濁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載。
其先之鄉籍姓氏,湮淪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櫛沐之間,棲息宴游之夕,親昵狎褻,相與共處者,僅五年八月有奇。
憶女兒曩生之昔,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
長詩
626
《詠白海棠》 清·曹雪芹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627
《詠白海棠》 清·曹雪芹
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墻角也宜盆。
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玉燭滴干風里淚,晶簾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訴
無奈虛廊夜色昏。
628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629
《春夜留別》 明·王微
朝朝還夕夕,春與夢中看。
月有痕知怨,花無言欲殘。
羈魂游處怯,醉影別時寒。
一水何曾隔,其如去住難。
630
《詠滇茶》 清·陳維崧
胭脂繡纈,正千里江南,曉鶯時節。
絳質酣春,紅香寵午,惟許茜裙親折。
曉印枕痕零亂,淺暈酒潮明滅。
春園里,較琪花玉茗,嬌姿更別。
632
《即事》 宋·俞桂
吹落楊花春事了,小池新綠雨添痕。
育蠶時節寒猶在,村落人家半掩門。
633
《小重山 秋思》 宋·張玉娘
秋入瑤臺玉簟涼。
藕花香暗度、紫荷鄉。
軟□羅扇動清商。
霜漸老,庭外菊初黃。
眉月畫應慵瘦*□對鏡、怨容光淚痕寒染翠綃裳。
梧葉盡,
634
《蒼梧即事(三首)》 明·解縉
梧州舊治扶桑國,虎圈山名記大園。
蜑戶舉罾看水影,舟人移橛認潮痕。
貧婆果熟紅包坼,荔子花開綠萼繁。
北望九疑云盡外,重華端拱太微垣。
¤
635
《寄情十四韻》 明·景翩翩
握粟詹予美,端蓍竟我欺。
前魚如未棄,下鳳故應遲。
荏苒驚吹律,凄涼憶履綦。
漫餐妃子秀,虛嚙舍人飴。
638
《書林十景詩》 宋·謝枋得
雄峰馳驟萬馬奔,浮空積翠如昆侖。
中有一蛙清且瘦,天成不假鑽鋤痕。
神物深潛清徹底,霹靂電光生石齒。
桃花飛雨三月紅,洶涌湖水漲春水。
639
《歸王宮次年作》 唐·司馬圖
亂后燒殘數卷書,峰前猶自巒吾廬。
忘機漸喜逢人少,覽鏡空憐待鶴疏。
孤嶼池痕春漲滿,小欄花韻午晴初。
酣歌自適逃名久,不必門多長者車。
640
《苔》 唐·徐寅
印留麋鹿野禽蹤,巖壑漁磯處處逢。
金谷曉凝花影重,章臺春影柳陰濃。
石橋羽客遺前跡,陳閣才人沒舊容。
歸去掃除階砌下,蘚痕殘綠一重重。
* 關于花痕的詩詞 描寫花痕的詩詞 帶有花痕的詩詞 包含花痕的古詩詞(108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