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芰衣的詩詞(104首)

    41 《永遇樂(春暮有懷)》 宋·劉仙倫

    青幄蔽林,白氈鋪徑,紅雨迷楚。
    畫閣關愁,風簾卷恨,盡日縈情緒。
    陽臺云去,文園人病,寂寞翠尊雕俎。
    惜韶容、匆匆易失,芳叢對眼如霧。

    42 《水龍吟(癸丑五月致政生日在京作)》 宋·姚勉

    芰荷香雨初收,竹風槐日涼清曉。
    年年祝壽,今年不比,常年時候。
    教子收功,五云金殿,初承親詔。
    早臚傳三日,壽稱千歲,多應是、如公少。

    43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44 《春晴》 明·王守仁

    林下春晴風漸和,高崖殘雪已無多。
    游絲冉冉花枝靜,青壁迢迢白鳥過。
    忽向山中懷舊侶,幾從洞口夢煙蘿。
    客衣塵土終須換,好與湖邊長芰荷。

    春天寫景抒懷

    45 《北山移文》 南北朝·孔稚珪

    鐘山之英,草堂之靈,馳煙驛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潔,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乘其如脫,聞鳳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瀨,固亦有焉。
    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覆,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
    乍回跡以心染,或先貞而后黷,何其謬哉!嗚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載誰賞!世有周子,雋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古文觀止諷刺散文

    46 《灑泉子》 宋·潘閬

    長憶孤山。
    山在湖心如黛簇。
    僧房四面向湖開。
    輕棹去還來。

    芰荷香噴連云閣。
    閣上清聲檐上鐸。
    別來塵土污人衣。
    空役夢魂飛。

    47 《桃川》 宋·王十朋

    流水桃花世已非,石林煙草尚芳非。
    山中雞黍聊炊午,眼底風塵且息機。
    圣世難招秦晉隱,野心獨愛芰荷衣。
    尋真不遇空歸去,笑指秋風繞翠微。

    48 《寄云巢》 宋·羅椅

    芰制荷衣不御寒,古人持以傲羅紈。
    隱雖有味非中道,出本地心始耐看。
    釣瀨不妨侵帝坐,跨鯨何似對金鑾。
    先生出手前賢上,莫戀松風十二盤。

    49 《木蘭花慢 送李公敏》 元·王結

    渺平蕪千里,煙樹遠、淡斜暉。
    正秋色橫空,西風浩蕩,一雁南飛。
    長安兩年行客,更登山臨水送將歸。
    可奈離懷慘慘,還令遠思依依。

    50 《雨中書事》 明·黃云

    病里仍愁四十過,學書學劍兩蹉跎。
    白翻野飯炊粳稻,綠染秋衣制芰荷。
    遠道西風吹客鬢,空江暮雨濕漁蓑。
    村醪急辦青錢買,兒女燈前且笑歌。

    51 《玉山觀》 宋·李北之

    巒岡經亙翠環中,中有山形如覆鏞。
    晉仙王郭曾登眺,名形婺女金華同。
    懸崖積鐵數百尺,輪囷老木參天碧。
    時有金雞擊膊鳴,鏗鍧響通石屋石。

    52 《臞庵》 宋·沈某

    清江繞檻白鷗飛,坐看潮痕上釣碩。
    松菊未荒元這徑,芰荷先制屈平衣。
    窗前楓葉曉初落,亭下鯪魚秋正肥。
    安得從君理蓑笠,櫂歌自趁入煙霏。

    53 《宿難老堂》 宋·張伯常

    漆園秋凈夜堂虛,偶伴橫林隱者居。
    紙縐白云垂帳厚,荻篩明月簾疏。
    玉棋子奪三軍令,金剪刀翻數體書。
    疏廣拂衣慚不早,芰荷舟舫草茅蘆。

    54 《秋日過清江傅聘君石溪隱居》 宋·章采

    有美人如玉,招尋故意長。
    山衣猶芰制,野飯只菰粱。
    秋入遙空白,霜飛一葉黃。
    年年三徑里,來往有求羊。

    55 《春日述懷寄湯義仍四十韻》 明·鄧渼

    漢域春陰盡,蒼山旅病淹。
    梯航三面入,風壤百夷兼。
    五尺秦通道,單車即瘴炎。
    投荒虛繡斧,覽勝引彤幨。

    56 《得也字戲為解嘲六言二十八韻示汝載》 明·韓上桂

    卿相事業彼哉,簟瓢道味回也。
    關門仙客騎牛,塞上老翁失馬。
    夷甫立名非真,偃師構象是假。
    機性能忘灌畦,忮心不怨飄瓦。

    57 《滄江》 明·孫一元

    千林草樹靜相依,來往尋詩坐釣磯。
    地近青春惟鳥雀,夜來新水到柴扉。
    中原落日愁多夢,萬里滄江定不歸。
    擬向鹿門為地主,不妨常著芰荷衣。

    58 《中秋對月(三首·丁未)》 明·易恒

    冰壺出水凈無波,不著漂漂一葦過。
    鼓角聲沈知夜寂,梧桐葉盡覺秋多。
    年侵容鬢煩霜雪,涼到衣裳惜芰荷。
    只恐桂花零落盡,空留清影自婆娑。

    59 《懷凈國》 明·虞淳熙

    客有歸來辭,都作蓮花字。
    五柳珊瑚枝,三徑玻璃地。
    天童候金門,香芻總而至。
    翠裓傾丹英,紛紛羅應器。

    60 《寄吳少君山人》 明·庾山學公

    知君好芳草,荷芰半衣裳。
    一別春山綠,幾經秋葉黃。
    海門生片月,江寺送殘陽。
    曾有天臺夢,相攜度石梁。

    * 關于芰衣的詩詞 描寫芰衣的詩詞 帶有芰衣的詩詞 包含芰衣的古詩詞(10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