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節的詩詞(911首)

    741 《和弟邦佐邦達賀得》 宋·姜特立

    平生畫虎半成空,歲晚歸來好事重。
    屈指燎黃慶不遠,金冠章紱看駝峰。

    742 《再悼邦弟》 宋·姜特立

    滿腹書何用,謀身事竟非。
    中堂親尚在,私室子疇依。
    人去驚漚沒,秋來愁雁飛。
    它時風雨夕,想憶淚沾衣。

    743 《悼邦弟》 宋·姜特立

    皇考憐同出,青已并廬。
    前春曾訪我,無月不來書。
    易感中年后,難忘少長初。
    倏然成夢幻,歲晚重欷噓。

    744 《賜》 宋·姜特立

    潛藩伴讀六年余,賜鉞君王念老儒。
    祿厚養成閒意思,日長添得睡工夫。

    745 《送袁恭安赴江州推》 宋·樓鑰

    袁氏四世凡五公,唐朝三相傳家風。
    君家幾代擅儒業,高曾藝苑俱稱雄。
    大父謙尊古君子,諸父名高表吾里。
    一門子弟更競爽,挹取乙科自君始。

    746 《送趙至道推》 宋·樓鑰

    君來入幕恰三年,我幸投閑識此賢。
    婉畫時時因事見,素風凜凜信家傳。
    易林律本君須寄,月窟天根語未圓。
    問訊難兄無恙否,相忘千里各瀛壖。

    747 《徐季挽詞》 宋·樓鑰

    公府推徐穉,山陽薦仲車。
    盛時遺此老,沒世竟窮廬。
    行道嗟無命,傳家幸有書。
    魯山終不識,撫卷倍欷歔。

    748 《簡李伯仁甫》 宋·趙蕃

    溧水忽再到,清明無隔晨。
    一翁方上府,二季曲留賓。
    詩律嘆仍舊,鬢霜驚漸新。
    君家直李杜,我乃愧黃陳。

    749 《晦日用陶靖蠟日韻》 宋·趙蕃

    正月忽已晦,惠風亦全和。
    更留十日晴,桃李當有花。
    病夫不知春,但覺所感多。
    東軒對深樾,日暮鳥猶歌。

    750 《九日用靖己酉歲韻》 宋·趙蕃

    宿雨曉未止,紛紛云氣交。
    秋令迫凄厲,草木無多凋。
    去年當茲晨,采菊逾山高。
    晚上寶公塔,徘徊意干霄。

    751 《至后猶未見梅疑旱使然》 宋·趙蕃

    敗砌初無菊,空林合有梅。
    如何長至后,不見一枝開。
    豈是春渝信,端緣旱作災。
    蔬畦與麥垅,滿目但黃埃。

    752 《寒食有感》 宋·汪莘

    江南兒女尚多情,為愛芳晨載酒行。
    幸自不知惆悵事,鳥啼花落是清明。

    753 《寒食有感》 宋·汪莘

    寒食原頭杜宇聲,誰家不起古今情。
    紙錢燒罷人歸后,一樹梨花凍月明。

    754 《將至古渝虞憲以三絕同端午見寄用韻為謝》 宋·魏了翁

    故山朱果恰離離,翠竹青蒲護眾菲。
    夢里不知身造闕,閒隨白鶴照江衣。

    755 《將至古渝虞憲以三絕同端午見寄用韻為謝》 宋·魏了翁

    鬢邊憂緒已千端,誰喚扁舟下濮干。
    落日明舡劍如電,勇心觸撥到樓蘭。

    756 《燕孫推致語口號》 宋·魏了翁

    身是書樓東眷孫,老仙況復種仙根。
    高科恰是承先躅,盛事還應表里門。
    堂上承顏情最樂,窗前草制夢猶存。
    著鞭且向長安道,春色如今紫詔溫。

    757 《題牟叟介壽堂和劉左史韻》 宋·魏了翁

    兒大詩書敵富強,婦供滫瀡養尊章。
    照盤曉日龍為炙,介壽春風玉作堂。
    禮物皆由天賦分,家榮亦使里生光。
    人生有子不翅足,況復孫枝羽氣香。

    758 《燕孫推》 宋·魏了翁

    快著青冥軟玉鞭,直騎騄耳踏云煙。
    等閒禮樂三千字,酬答艱難十九年。
    鼎甲聲華今有繼,政涂事業豈無傳。
    原君更拓勛名地,重玩盈科放海篇。

    759 《程推挽詩》 宋·魏了翁

    入官當是學優時,政學尤知念昨非。
    鬴實剖爭真識變,寶刀佩信解知幾。
    人謀是處雖同好,天于是當然識者希。
    易簀遺言無一愧,死能如此庶全歸。

    760 《立冬齋宿竹宮悼姚高士》 宋·程公許

    竹宮冬孟嚴齋祀,深注爐香跋燭花。
    凋盡庭梧風摵,幽思也到羽人家。

    * 關于節的詩詞 描寫節的詩詞 帶有節的詩詞 包含節的古詩詞(911首)
    chengrenyouxi